鲁米诺—模型蛋白—小分子配体发光行为及应用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yok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蛋白质在生物活动过程中具有很多重要功能,蛋白质与小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已经成为化学、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等领域关注的热门课题之一。本课题采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Flow Injection Chemiluminescence,FI-CL),以鲁米诺(luminol)为化学发光探针,首先建立了鲁米诺-模型蛋白体系,以此为基础探讨了溶菌酶-镧系离子的相互作用,肌红蛋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相互作用,并对其分析应用做了进一步的研究。本论文内容包括如下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综述第一章绪论蛋白质与小分子的相互作用已经成为化学、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等领域关注的热门课题之一。通过它们之间的研究可以从蛋白质与小分子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结合部位,对蛋白质的构象变化等很多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有助于在各个角度层面阐述蛋白质与小分子的作用机理与规律,对于蛋白质与小分子的作用研究具有更加现实的意义。常用的研究方法有: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圆二色谱法、核磁共振法、分子对接法以及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等。常用的模型蛋白有溶菌酶(Lysozyme,Lys)、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肌红蛋白(Myoglobin,Mb)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第二部分研究报告第二章Luminol-Protein体系建立及相互作用研究本章基于protein可以增强luminol的化学发光强度,化学发光强度(△I)与蛋白浓度(Cp)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建立了 Luminol-Protein体系。以luminol为探针,首次采用FI-CL研究了四种模型蛋白BSA、Mb、Lys和Cat与luminol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建立了 protein 与 luminol 相互作用的 FI-CL 模型,lg[(Io-I)/I]= l/nlg[P]+ l/nlgKa + 2lgn,得到其288、298和308 K下的结合常数Ka与结合位点数n,结合常数Ka在105-107L mol-1数量级之间,protein与luminol之间的亲和能力遵从大小顺序:Cat>Mb>Lys>BSA,而luminol与BSA和Lys的n约等于2,与Mb和Cat的n约等于1。依据Van’t Hoff方程,计算出热力学参数(△H、△,S和△G),从而推断出protein与luminol之间主要是自发的疏水作用力。随后采用分子对接的方法从蛋白分子结构与最佳构象方面进行研究,对接结果发现,BSA,Lys,Mb,Cat与luminol主要以疏水作用力为主,氢键为铺,并得到AG与结合常数K,对照两种方法的结果一致,说明FI-CL可用分子对接法作为辅助技术,用于分析protein与luminol相互作用的结合位点和结合类型。本研究工作发表在ISRN AnalyticalChemistry,2013,2013,1-5(第一作者)。第三章Lysozyme与Lanthanide ions相互作用研究在本实验中,以luminol为发光探针,基于镧系离子(Lanthanide ions,LnⅢ)会猝灭Luminol-Lysozyme体系的化学发光强度,△I与CLn的对数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建立了线性方程△I=AlnCLn+B(A,B定义为灵敏度因子和作用因子)。根据FI-CL模型,lg[(Io-I)/I]= + nlg[Ln]+lgK,计算得出Lys与LnⅢ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K= 105-106 Lmol-1数量级),结合位点数(n=1.0),得到相关的热力学参数,分析表明Lys与LnⅢ之间相互作用为自发的静电作用。探讨了灵敏度因子A与原子序数Z以及其他的一些物理参数(离子半径γ±,水合焓△Hyd和标准氧化还原电位E0)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LnⅢ的A与它自身的电子构型[Xe]4fn有关,A随着Z的增大而增大,轻镧系(LL)与重镧系(HL)在Gd(f7)处有断带,说明其遵从镧系收缩和钆断效应。最后探讨了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本研究工作发表在SCI源期刊RSC Advance,2014,4(36),18694-18701(第一作者)。第四章Myoglobin与Dibutyl phthalate相互作用研究在本实验中,我们发现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DBP)能够猝灭Luminol-Myoglobin体系的化学发光强度,而且发光强度的减小值(△I)与DBP的浓度(CDBP)的对数值在0.1-100 pg mL-1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3 pg mL-1,RSDs<3.5%。当溶液流速2.0mLmin-1时完成一次分析测定过程仅需30 s。测定DBP的回收率为96.0-103.3%且RSD小于3.0%(n = 5)。本方法简便快速并成功用于检测白酒实际样品,并用GC-MS做了对照实验,结果良好,还测定了人体血清和尿样中的DBP含量。运用FI-CL模型计算出Mb与DBP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K=1.55 × 104 L mol-1)和结合位点数(n= 0.86),以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和分子对接法为辅,说明Mb与DBP生成了 1:1的复合物,从而引起了 Mb构型的变化,导致其化学发光强度猝灭。本研究工作发表在 SCI 源期刊Journal of Food Compositionand Analysis,2013,31,226-231(第一作者)。第五章Luminol-Lysozyme体系测定LaⅢ含量本实验基于LaⅢ能够猝灭Luminol-Lysozyme体系的化学发光强度,而且发光强度的变化值△I与CLa的浓度的对数值在0.1-50.0 nmol L-1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检出限为0.03 nmol L-1,RSDs<3.0%。另外,我们还成功的检测出镧的络合物样品中La111的含量,样品的RSD<2.0%,并以同样的样品做了 ICP-AES对照实验,结果良好。
其他文献
在我国辽宁中部严寒地区,农村人口众多,农宅建筑的建造需要及时的更新,新型的农宅自建房逐渐兴起,随之而来的是乡村千篇一律的现象。农村建筑所消耗的能源,已成为中国节能系统工程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辽宁中部严寒地区冬季面临严峻的气候条件,供暖期从11月1到3月31长达五个月,再加上极度寒冷的天气频繁发生,住宅建筑的能耗问题更加明显。同时,农村的经济基础薄弱,农民的节能意识差,农宅老旧保温效果差,
铁路工业遗址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遗存,其处理方式代表了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正因为其政策和形态的特殊性,所以它成为了城市发展中难以撼动的“历史因素”。本文通过对“场所
GH4169高温合金因其优异的高温性能、蠕变性能、以及抗疲劳辐射等,因此常被广泛地用于石油、动力、航空航天等部门,承受高温作用下的热端部件。随着工业技术发展迅速,设备工
苯并吡喃酮是一类结构简单,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天然产物。该类化合物具有杀菌、抗癌、抗炎等多种生理活性,Neuchromenin是一类结构新颖的苯并二氢吡喃酮,其医用活性好,对其农
功能调温纺织品在现代生活中应用越来越重要,而具有温敏性的水凝胶常被用来实现纺织品的调温功能。本文中以四种不同聚合度的月桂醇聚氧乙烯醚(MOA)与丙烯酸反应生成共聚酯,
水面目标识别技术一直是水声领域的研究重点,但由于声场环境复杂,试验数据难获取,特征提取有难度等问题,导致水面目标的识别结果仍未达到预想的效果,所以在保持较高的识别率下如何快速的识别出目标类别仍是水面目标识别技术的难题。听觉特征模拟了人耳的听觉原理,即人在嘈杂的环境中仍能分辨出声音类别的这一特点,可以将听觉特征作为水面目标的特征。在没有已知标签的数据条件下,开展基于无监督学习的神经网络对水面目标分类
小麦全蚀病是小麦生产上具有毁灭性的病害之一,目前该病主要依赖于化学防治,杀菌剂的广泛使用,不仅会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同时也会带来农药残留风险。近年来,生物防治成为一种绿色、环保的病害防控方式,可部分替代化学防治。本研究筛选获得了1株小麦顶囊壳(Gaeumannomyces tritici)的拮抗细菌,对其分类地位、发酵条件、抗菌物质性质以及促生效果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从小麦主产区(安徽省
由于脉冲现象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脉冲随机微分系统的研究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在现有文献中,研究的脉冲主要包含两类:控制脉冲与扰动脉冲。本文将针对具有混合脉冲的随机微
羌塘地块位于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东段,是青藏高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羌塘地块构造演化的研究涉及青藏高原及其前身形成、演化及动力学等多个方面,对特提斯洋的演化、青藏
在全球文化融合日益加剧的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要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文化景观是兼备景观和文化两方面内容的一类特殊遗产类型,蕴含着历史渊源与精神文化。定州文庙是迄今河北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处文庙文化景观,已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规模及兴衰变迁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记忆。保护文庙文化景观对弘扬和传承儒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