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互联网共享经济趋势下网约车平台公司这类的平台类企业日益增加的现实,以目前财务会计核算的现状无法适应该类企业新变化的问题为突破口,通过对目前最具代表性的网约车企业这个研究对象的分析研究,探讨两大核心问题:第一“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互联网共享经济企业的共享服务平台是不是一种资产?”;第二“如果这种共享服务平台是一种资产,那么它又该如何确认与计量?”。对于第一个问题,本文从我国会计准则对资产定义的三个特征以及两个确认条件逐一对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分析论证中综合运用交易成本理论、共享经济理论、虚拟企业、虚拟价值链、病毒式营销等相关基础理论,该部分采用理论分析与规范研究结合的方法。对于第二个问题,在第一个问题得到肯定的答案后,本文从目前相关企业对于补贴支出核算的现状出发分析其不合理之处,结合补贴支出对于平台价值形成作用的分析,指出网约车平台企业的补贴支出应该进行资本化作为网约车平台这项资产的历史成本;之后,对网约车企补贴特点进行分析进而指出将前期全部补贴资本化这种方式的不足,提出相应的修改方案,将修改方案计量的资产价值作为平台资产的账面价值;最后,从目前投资者最为关心的投资价值参考指标(MAU、月活跃用户次数等)入手,以平台资产账面价值为基础,选取合适的价值参考指标对账面价值进行调整,从而得出平台交易时的平台交易时的估值估值。该部分采用理论分析与规范研究结合的方法。案例分析部分,本文运用上述资产计量方法结合获取的数据对2016年8月1日滴滴公司收购优步(中国)这一网约车企业合并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以期验证本文的理论的合理性。本文的主要贡献为:(1)对于互联网经济浪潮下会计核算如何应对相关变化从而进行相应的改进具有一定的启发性。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本文发现之前学者对于网约车平台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合法性、监管、交易成本、共享经济属性、其虚拟企业虚拟价值链属性、其营销方式手段、其互联网经济社交属性等角度,但是对于网约车平台资产的会计资产属性角度几乎没有涉及,因此本文在综合之前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于网约车平台资产的会计计量进行先行探讨。(2)在资产计量方面考虑了“月活跃用户次数”这个新的价值衡量因素,同时考虑将最新的大数据技术运用到会计核算的实践中。在对网约车平台资产进行确认时,本文首先要论证平台是网约车企业拥有和控制的必要资源,主要从平台是减少交易成本的必备条件,是共享经济供需匹配的必备条件,是互联网经济社交性的必须载体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然后从平台盈利模式角度论述平台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这个属性,从平台技术开发与搭建的成本角度分析说明平台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通过对平台这种资源的分析发现与传统的资源相比其价值量大小衡量区别主要是它严重依赖于平台上面的用户数量多少,并且其取得成本并非仅仅是技术开发成本而包含后期大量的营销推广成本,从而选定平台资产计量的方式是以过去营销和技术开发的历史成本为基础结合用户数据进行调整计量方式,从而在计量过程中结合考虑月活跃用户次数指标,运用大数据技术获得相关数据。(3)案例分析具有借鉴作用。本文在对网约车平台企业进行案例分析时为了克服数据来源问题而采用的数据收集整理方法对于研究非上市的互联网企业具有一定借鉴作用,本文通过付费的大数据平台购买得到越活跃用户次数的数据同时根据自己的统计分析测算各月平均每单补贴的数据最后将其与公开渠道能够获得的零星宏观数据进行比对,这种方法对于相关数据的对照取舍与分析有借鉴作用。当然本文也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第一、由于研究对象数据获取困难,数据搜集较为粗糙;第二、研究领域目前可供参考资料可供借鉴的研究成果非常少,理论不够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