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视选秀节目是近年来活跃在电视屏幕上的一种新的节目形式。2004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不仅让普通的女孩们成为了大众偶像也使电视选秀节目迅速崛起,同年,电视娱乐节目的收视率就占据了整个电视节目的半壁江山。之后类似的歌唱选秀节目扎堆出现,然而这类“真人秀”节目在国外风靡已久,国内的节目是直接从国外照搬照抄而来的。一直到2010年的《中国达人秀》的播出,才让大众知道有“引进国外节目版权”这种形式。如今,内地选秀节目已经进入到第十个年头,选秀节目遇到了困难同时也涌现了创新。本文试图从国内选秀类节目的兴起及近十年的发展历程入手,运用相应的传播学理论及电视文艺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使用及满足”理论、“单向传播及互动传播”理论、“受众及市场”理论。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对近年来的电视选秀节目进行梳理和规整,分析其存在问题以及形成的原因,以思考节目自身的提升潜力及创新为主旨,同时对节目的传播手段、媒体管理手段、营销方法等方面提出如何解决问题的途径及办法。最后归结到选秀节目本土化与“引进”、“创新”如何相结合的问题上来,这是本文的总体思路。本文的第一部分总体介绍电视选秀节目的兴起、内涵、特征、分类;第二部分我国选秀类节目的发展历程、竞争现状,并运用相应的电视文艺理论原理,对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进行纵深、细致的探析;通过这两个例子与之前的选秀节目进行比对,总结出我国选秀节目中存在的问题,并在这基础上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如:内容创新不足、片面追求收视率、过分制造节目效果、选手背景造假等问题,同时对《中国好声音》及《我是歌手》的“反传统”、“自主创新”进行探析,总结其成功的原因。第三部分对我国选秀节目的运营模式及创新空间及手段进行探讨;第四部分总结出选秀节目的问题及问题形成的基础上,以提高国内选秀节目质量为宗旨,对选秀节目的未来进行思考并提出解决办法。本论文以中国选秀节目的现状及发展创新进行研究,各类真人秀节目进行对比,从而从中找出问题及规律,对今后的选秀类节目未来发展提出有效的建议及思考。以期对国内选秀类节目的本土化创新做一点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