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二氧化碳环境中正庚烷的着火特性研究

来源 :北京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g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范围内环保问题的日益突出,O2/CO2环境燃烧成为实现柴油机节能减排的新兴方向之一。基于O2/CO2环境燃烧,一种液氧固碳闭式循环柴油机在提出后受到较多关注。该柴油机适用于水下或坑道等封闭环境内,解决了柴油机在封闭空间内的排放问题。然而,液氧固碳闭式循环柴油机在O2/CO2环境下容易出现着火困难的问题,严重阻碍了该柴油机的实际应用与发展。又由于柴油组分复杂,选用应用广泛的正庚烷表征柴油则便于研究柴油的着火特性。因此,现阶段急需对O2/CO2环境正庚烷的着火特性进行研究。本文基于O2/CO2环境对正庚烷的着火特性提出了研究。首先根据自着火理论,建立了O2/CO2环境中着火延迟时间模型,该模型考虑了O2/CO2环境中CO2的第三体效应。此外针对定容燃烧弹装置建立了计算流体力学仿真模型。其次,搭建了定容燃烧弹试验平台,使用高速摄影机直拍法测试了四种不同工况下(40%O2/60%CO2、50%O2/50%CO2、57%O2/43%CO2和65%O2/35%CO2)的正庚烷着火。通过试验数据,分析了不同工况下正庚烷着火过程,并且验证了所提出的着火延迟时间模型。还对比了计算流体力学仿真结果,分析了正庚烷火焰的温度分布与当量比分布。最后对正庚烷在O2/CO2环境中着火进行了化学动力学仿真,通过人工定义的CO2分子对比分析了CO2对正庚烷着火的化学效应与第三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首先针对O2/CO2环境下正庚烷着火提出的TBE模型与试验值匹配较好,其最大误差出现在工况三(57%O2/43%CO2)且为8.94%。其次,不同O2/CO2环境对正庚烷火焰最高温度的影响不大,但影响了火焰下游的高温区域分布,并使得火焰形态发生变化。此外,当环境中CO2的体积分数低于50%时,此时最大当量比无明显变化,而当CO2的体积分数高于50%时,最大当量比会随着环境中O2的减少而增加。最后,CO2的化学效应对反应中间产物的整体影响较小,而CO2第三体效应的影响相比较来说更大。不仅如此,生产速率分析表明,对于OH自由基,H+O2→O+OH(R11)是受CO2的第三体效应影响最大的反应;反应路径分析则表明,除了H2O2的分解反应外,CO2的第三体效应会抑制OH的生成路径。
其他文献
在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人类身份识别任务中,人脸识别是重要方法之一。目前人脸识别方法多针对于解决正脸或近正脸的识别问题,因此大多要求系统捕捉对象的正面图像进行识别。而视频序列往往包含复杂的环境背景,其中人脸呈现出多个姿态,甚至较大角度的侧脸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现有方法的识别效果不佳。如何解决基于视频序列的多角度人脸识别问题是目前人机交互系统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本文针对捕捉到大姿态侧脸图像中面部纹理缺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出台了许多政策与法规,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迎来了机遇。在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上,本文提出一种装配式钢筋密网抗侧力墙板结构形式。此墙板通过改变钢筋缀件形式,增加了构件超静定次数,提高了抗震性能,同时外浇改性聚苯颗粒混凝土,使其与钢筋缀件、柱肢、横梁协同工作,在提高了构件抗震性能的同时可以解决结构中部分钢构件的防火、防锈问题。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有:(1)模拟研究。使用A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对材料性能的要求提高,SiC材料因其优异性能,被广泛关注。由于不断优化其制备技术而实现性能提升,碳化硅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陶瓷窑具、发动机、光学反射镜和高功率激光器等领域。SiC的共价键性强,大多数SiC陶瓷材料制备需高温烧结,制备成本高,限制其推广应用。反应烧结法制备SiC陶瓷材料可在较低温度下烧结,但部分游离硅会残留在SiC材料中,影响其高温性能。针对该问题,本文以不同粒度的Si
随着我国快速城镇化和机动化水平的发展,“大城市病”已成为制约我国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主要因素。但是近年来,公共交通导向发展的TOD模式(Transits-Oriented Development)被众多规划决策人员视为解决大城市供需问题的重要抓手,并以此为规划依据进行城市发展策略研究。然而在本土化的应用实践中,由于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亟需一套面向特大城市的TOD站域评价指标体系,对建成项目进行优化指
作为在能源动力、石油化工等重要领域引人注目的问题之一,热量传递的效率被认为是最核心的问题。众所周知,增加热流道中局部湍流扰动和提高换热工质的热导率是提升传热效率的主要途径,因此,增加局部湍流扰动和提高换热工质热导率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了探索一种新型高效且适用于紧凑式热交换器的强化传热技术,本文创新性地将自激振荡强化传热和脉动纳米流体强化传热进行耦合,提出了纳米流体自激振荡脉动强化传热技术。本文的主
铝镁质耐火浇注料因其优异的抗渣侵蚀性及抗热震性而被广泛应用于钢铁冶炼过程中钢包炉衬材料,但随着炼钢技术进步与发展,对铝镁质浇注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常,人们采用铝酸钙水泥作为铝镁质浇注料结合剂。但常规水泥结合的浇注料,因引入过多的铝酸钙水泥产生的Ca O不利于材料抗渣侵蚀性能,因此,近年来铝镁质浇注料结合体系呈现低水泥和无水泥化趋势。然而,目前低水泥结合体系仍采用常规烧结铝酸钙水泥(Seca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地铁车站建设进入了迅猛发展的时代,地铁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公共交通方式,已是人们市内出行的主要途径。目前地铁站空调系统总体能耗较大且存在着能源浪费的现象,若能针对地铁站特点对其逐时空调负荷进行预测,则可以对空调系统的运行进行指导和优化,减少冷量供需不匹配所导致的能源浪费,从而达到节能运行的目的。本文以北京市某地铁车站为研究对象,对其空调负荷展开了相关研究。首先,
高强低导热一直是隔热耐火材料的研究方向,为进一步提高传统植物造孔剂燃烬法制备隔热材料的强度、降低其导热系数,本论文以Al2O3隔热耐火材料为研究对象,将植物造孔剂燃烬法与遗态材料制备方法(溶胶凝胶法)相结合,引入溶胶浸渍植物造孔剂模板制备Al2O3隔热材料,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二氧化锆、三氧化二铝、二氧化硅三种溶胶对植物造孔剂秸秆进行真空浸渍预处理,研究溶胶种类及浓度对造孔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并引
高强混凝土结构适用于超高层建筑,并具有诸多优点,如强度高、耐腐蚀性好等,然而随着混凝土的标号增大,其延性变形能力逐渐减弱,这对于高强混凝土结构的耗能效果会有非常大的影响。梁柱节点处于受力复杂区域,抗震性能可能会受到明显的影响。碳纤维增强复合筋(CFRP)可以改善高强钢筋高强混凝土构件的延性,利用其线弹性特点可以减小混凝土节点的残余变形,提高屈服后的刚度。所以,CFRP筋与高强钢筋的混合配筋高强混凝
结构可靠度理论研究表明结构的材料属性、几何属性以及外部作用具有一定的变异性,且这种变异性会影响结构的性能。结构抗倒塌分析一般采用确定性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只能做出结构是否破坏的判断。在确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引入可靠度相关理论探讨结构的抗倒塌能力有助于更加细化描述结构的失效行为,即倒塌失效概率。本论文中以某一在役双层空间柱面网壳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可靠度理论分析其抗倒塌失效概率。具体完成四项工作:(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