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混合配筋高强混凝土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来源 :北京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o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强混凝土结构适用于超高层建筑,并具有诸多优点,如强度高、耐腐蚀性好等,然而随着混凝土的标号增大,其延性变形能力逐渐减弱,这对于高强混凝土结构的耗能效果会有非常大的影响。梁柱节点处于受力复杂区域,抗震性能可能会受到明显的影响。碳纤维增强复合筋(CFRP)可以改善高强钢筋高强混凝土构件的延性,利用其线弹性特点可以减小混凝土节点的残余变形,提高屈服后的刚度。所以,CFRP筋与高强钢筋的混合配筋高强混凝土结构在拥有高强度的同时还可以保持良好延性,节省结构材料,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在梁端塑性铰区设置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ECC),通过增加梁端变形的方式来增加节点的耗能能力。本文研究了CFRP筋-高强钢筋高强混凝土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分析了:不同混凝土强度梁、不同配箍率、有无CFRP筋和轴压比对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得出了其梁端抗弯承载力、节点变形能力、最终破坏状态、节点延性系数、节点抗剪承载力、耗能能量值和刚度退化等变化规律,并对梁柱节点进行Open Sees的有限元分析模拟。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所有梁柱节点均为梁端出现“X”形裂缝,发生受弯破坏,节点损伤较轻;配置了CFRP筋的梁柱节点比同等工况下的无CFRP筋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要更好;ECC可以提高节点的塑性铰转角、节点剪切变形和延性能力,也有助于减缓“X”裂缝的形成,使塑性铰区裂缝细而密;低轴压比可以显著提高高强梁柱节点延性系数;节点核心区低配箍率可以提高梁柱节点屈服后刚度曲率和剪切变形能力;在高强混凝土梁中部分使用低强度混凝土C30,可以提高节点延性系数;高轴压比和高节点配箍率更有利于发挥高强钢筋的高弹性模量作用,并提高CFRP筋利用率。2、分别采用规范计算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简化拉-压杆计算模型和考虑CFRP筋修正后通用计算模型对CFRP筋-高强钢筋高强混凝土梁柱节点的抗剪承载力进行了验算,验算得到的结果都较为吻合。规范提供的抗剪承载力计算模型的安全储备系数平均值最高,该公式计算结果最为安全可靠。利用简化拉-压杆模型的预测结果最为稳定。3、采用软件Open Sees对梁柱节点进行了往复位移加载下的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使用十字节点法和Pinching4剪切参数建模法对节点进行建模分析,结果吻合较好;利用有限元模型讨论了不同剪切参数对节点滞回曲线形状和大小的影响;CFRP筋-高强钢筋高强混凝土梁柱节点的耗能能力随着CFRP筋的配筋率的增大而减小,随着钢筋面积、屈服强度的增大而增加;梁部分使用低强混凝土的梁柱节点的承载力下降速度要小于高强混凝土梁柱节点。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综合管廊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建设。但由于国内学者关于燃气入廊后的研究内容较少,相关规范制定及工程建设缺少依据,因此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探究综合管廊燃气事故发生后燃气的扩散积聚,燃气舱通风分区划分及管廊燃气排出方式问题,为之后的管廊研究提供参考与依据。实验搭建1:5的综合管廊燃气舱模型实验台,研究燃气在管廊内泄漏扩散规律及防火门、夹层对燃气积聚的影响;数值模
作为农业大国,乡村问题一直是围绕我国生产发展的重要问题,其中,乡村的居住问题与万千村民息息相关,是一个不断在探索解决的典型问题。从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到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尤其是政策中对乡村宜居问题的强调,推动了越来越多的目光与行动投入到广大的乡村土地上,各式各样的乡村建筑实践为解决乡村居住问题带来了新的生机,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越来越多异地搬迁或大拆大建的方式也使我们意识到对乡村的干预破
在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人类身份识别任务中,人脸识别是重要方法之一。目前人脸识别方法多针对于解决正脸或近正脸的识别问题,因此大多要求系统捕捉对象的正面图像进行识别。而视频序列往往包含复杂的环境背景,其中人脸呈现出多个姿态,甚至较大角度的侧脸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现有方法的识别效果不佳。如何解决基于视频序列的多角度人脸识别问题是目前人机交互系统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本文针对捕捉到大姿态侧脸图像中面部纹理缺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出台了许多政策与法规,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迎来了机遇。在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上,本文提出一种装配式钢筋密网抗侧力墙板结构形式。此墙板通过改变钢筋缀件形式,增加了构件超静定次数,提高了抗震性能,同时外浇改性聚苯颗粒混凝土,使其与钢筋缀件、柱肢、横梁协同工作,在提高了构件抗震性能的同时可以解决结构中部分钢构件的防火、防锈问题。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有:(1)模拟研究。使用A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对材料性能的要求提高,SiC材料因其优异性能,被广泛关注。由于不断优化其制备技术而实现性能提升,碳化硅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陶瓷窑具、发动机、光学反射镜和高功率激光器等领域。SiC的共价键性强,大多数SiC陶瓷材料制备需高温烧结,制备成本高,限制其推广应用。反应烧结法制备SiC陶瓷材料可在较低温度下烧结,但部分游离硅会残留在SiC材料中,影响其高温性能。针对该问题,本文以不同粒度的Si
随着我国快速城镇化和机动化水平的发展,“大城市病”已成为制约我国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主要因素。但是近年来,公共交通导向发展的TOD模式(Transits-Oriented Development)被众多规划决策人员视为解决大城市供需问题的重要抓手,并以此为规划依据进行城市发展策略研究。然而在本土化的应用实践中,由于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亟需一套面向特大城市的TOD站域评价指标体系,对建成项目进行优化指
作为在能源动力、石油化工等重要领域引人注目的问题之一,热量传递的效率被认为是最核心的问题。众所周知,增加热流道中局部湍流扰动和提高换热工质的热导率是提升传热效率的主要途径,因此,增加局部湍流扰动和提高换热工质热导率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了探索一种新型高效且适用于紧凑式热交换器的强化传热技术,本文创新性地将自激振荡强化传热和脉动纳米流体强化传热进行耦合,提出了纳米流体自激振荡脉动强化传热技术。本文的主
铝镁质耐火浇注料因其优异的抗渣侵蚀性及抗热震性而被广泛应用于钢铁冶炼过程中钢包炉衬材料,但随着炼钢技术进步与发展,对铝镁质浇注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常,人们采用铝酸钙水泥作为铝镁质浇注料结合剂。但常规水泥结合的浇注料,因引入过多的铝酸钙水泥产生的Ca O不利于材料抗渣侵蚀性能,因此,近年来铝镁质浇注料结合体系呈现低水泥和无水泥化趋势。然而,目前低水泥结合体系仍采用常规烧结铝酸钙水泥(Seca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地铁车站建设进入了迅猛发展的时代,地铁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公共交通方式,已是人们市内出行的主要途径。目前地铁站空调系统总体能耗较大且存在着能源浪费的现象,若能针对地铁站特点对其逐时空调负荷进行预测,则可以对空调系统的运行进行指导和优化,减少冷量供需不匹配所导致的能源浪费,从而达到节能运行的目的。本文以北京市某地铁车站为研究对象,对其空调负荷展开了相关研究。首先,
高强低导热一直是隔热耐火材料的研究方向,为进一步提高传统植物造孔剂燃烬法制备隔热材料的强度、降低其导热系数,本论文以Al2O3隔热耐火材料为研究对象,将植物造孔剂燃烬法与遗态材料制备方法(溶胶凝胶法)相结合,引入溶胶浸渍植物造孔剂模板制备Al2O3隔热材料,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二氧化锆、三氧化二铝、二氧化硅三种溶胶对植物造孔剂秸秆进行真空浸渍预处理,研究溶胶种类及浓度对造孔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并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