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竞技武术套路属于表现难美性项群的技能主导类体育竞技项目,随着现代竞技体育训练体系的日趋科学化,竞技武术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不断提高,竞技武术呈现出“高、难、新、美”的发展趋势。新时期下,随着武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竞技武术套路要求是“组合新,负荷大、动作快、腾空高、落地稳、造型美”。这就要求武术运动员不但要有强健全面的身体素质,还要有相对优秀的体能水准。从竞技武术套路动作形式上来看,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四肢运动的协调枢纽在腰部,因此,武术套路运动员专项训练的的重要环节就是运动员腰腹部的力量训练。少年儿童运动员是中国竞技武术的生力军,代表着中国竞技武术的未来,对其进行有效的腰腹力量训练有助于提高其专项成绩,对中国武术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悬吊训练是一种新兴的体能训练手段,它创造一个不稳定支撑的训练平台,在进行训练时,需要不断调整身体姿势用来维持身体平衡,在这过程中就会不断刺激相关肌肉群,且对深层小肌肉群的刺激更强烈,非常符合武术力量训练的要求。鉴于腰腹力量在竞技武术套路运动中的重要性,本研究在借鉴其他竞技体育项目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将悬吊训练引入武术力量训练,就悬吊训练对竞技武术运动员腰腹力量的训练效果进行实验验证。从福州市少体校选取16名8-15岁的武术套路运动员作为实验对象;通过专家调查选取俯卧左右侧收腹,俯卧团身,仰卧屈膝提髋,悬吊仰卧起坐,俯卧肘支撑静力练习,侧卧双踝悬挂练习,仰卧单腿支撑(左/右)左/右侧卧单腿支撑8组悬吊动作;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后腰腹力量素质、武术专项技术成绩和目标肌肉肌电的测试结果,探讨悬吊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对其腰腹肌群力量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1、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仰卧两头起、俯卧背起的个数都有较大的增加,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仰卧两头起、俯卧背起的成绩通过数据分析P<0.05,差异都具有显著性,说明悬吊训练和传统力量训练对运动员腰腹力量都有显著地提高作用。2、通过对所选肌肉进行肌电测试,实验组竖脊肌、多裂肌实验前后肌电积分P<0.05,变化具有显著差异性;竖脊肌振幅最大值实验前后P<0.05,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实验前后对照组所选肌肉肌电积分和振幅最大值虽然都有一定的变化,但都不具有显著差异性。3、八周悬吊训练后实验组运动员上步旋风腿接马步、上步外摆腿旋转角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且八周悬吊训练后旋转角度的提高具有显著性,说明悬吊训练对武术套路运动员专项技术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对照组上步旋风腿接马步、上步外摆腿旋转角度也得到提高,但实验前后旋转角度数据P>0,05,变化不具有显著性。因此,悬吊训练在提高专项武术技术水平方面较传统力量训练更有优势。4、少年儿童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正处于力量发展的黄金期,通过本次实验的验证,悬吊训练对提高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的腰腹力量与传统力量训练相比有一定优势,鉴于腰腹力量对竞技武术运动的重要性,可以增加悬吊训练这一新颖的训练手段融入武术腰腹力量的训练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