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宣布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钉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这标志着钉住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成为下一阶段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如何成功运用钉住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进而促进经济发展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据此,本论文选择以钉住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的理论和实践为研究主题,以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方法对此课题进行研究分析。论文首先通过对钉住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理论进行梳理,对新加坡等国家的实践经验进行研究,总结出一些可供我国借鉴的经验。其次,回顾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变过程,结合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理论和实践研究,对为何要选择钉住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进行较为全面的阐述。紧接着论文对我国2005年的汇率制度改革进行了实证分析,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分析,二是选择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改革对于贸易收支影响的分析。通过分析得出结论,2005年的汇率制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起到了稳定名义有效汇率的作用,人民币的独立性正在增强,但是选择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并没有有效改变我国贸易顺差扩大的趋势,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需继续完善。最后,在实证分析基础上,对下一步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方向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