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火箭超燃冲压发动机补燃室燃烧特性研究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chengjun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固体火箭超燃冲压发动机是一种理想的高超声速飞行动力装置,具有如下优点:无点火和火焰稳定问题、结构相对简单、作战响应速度快、燃气流量可调节等,在高超声速武器领域有着广泛应用。补燃室是固体火箭超燃冲压发动机的重要主成部分。燃气发生器中的固体推进剂一次燃烧产生高温燃气,燃气经喷孔喷注进入补燃室中,与空气进行掺混燃烧,其燃烧特性直接影响着发动机的性能,因此研究固体火箭超燃冲压发动机补燃室内的超声速掺混燃烧特性和影响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燃气发生器中心内嵌式固体火箭超燃冲压发动机,通过FLUENT软件,采用数值仿真的手段研究分析了该发动机的环型补燃室的燃烧特性及影响因素。针对环型补燃室内的超声速掺混燃烧流动,建立了合理的数值仿真模型和计算方法,并设计冷流试验,以冷流试验结果和DLR超燃冲压发动机经典试验验证了本文采用的数值模拟方法的可靠性,研究表明,数值模拟的结果和试验测量结果吻合较好,参考冷流试验发动机设计了环型补燃室模型,并对其掺混流场和燃烧流场分别进行了数值模拟和流场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燃气的掺混和燃烧主要发生在支板尾部的回流区和燃气射流与空气流形成的剪切层中,H2燃烧效率为48.9%,CO燃烧效率为61.4%,总燃烧效率为58.7%。在上述环型补燃室模型的基础上,改变补燃室内外壁面半径、扩张段扩张角以及支板头部角度和支板宽度等参数,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研究分析壁面结构参数和支板结构参数对环型补燃室流场和燃烧特性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当等直段入口高度发生改变时,燃烧效率变化最明显,当等直段入口高度为12mm时,燃烧效率增长至67%。综合计算结果分析,各结构方案对补燃室燃烧特性影响的方式可归于两类:对气流速度的影响和对剪切层的影响。由于本文所研究的环型补燃室内外壁面距离较小,剪切层是燃烧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即燃烧特性受剪切层变化影响较为敏感。
其他文献
随着微纳卫星技术的发展,固体火箭推力器因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性高和反应迅速等优势,在微纳卫星快速机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在空间复杂环境下,推力器研制过程中涉及到的结构与药柱完整性、推进剂制备以及使用寿命等方面均存在研究不足、原理不清的问题,而空间老化是影响上述推力器研制问题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开展真空高低温循环温度下HTPB(端羟基聚丁二烯)推进剂的老化性能研究,获得推进剂的空间老化和空间
大脑作为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其结构与功能在外界环境与经验的作用下会不断发生可塑性变化。基于这一特性,运动员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可以通过长期的运动训练分别实现专业技能的提高和神经损伤的修复。但是,不同运动方式对大脑功能影响的研究还比较少。为此,本文通过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m,EEG)技术,对武术与田径这两种具有不同行为特征的专业运动员的脑电特征,从时频域与脑网络的角度加以分析,
特种车辆作为自行高炮的载体,行进间由于路面激励的作用,导致车体姿态发生变化,进而影响上装瞄准目标时火力线的控制精度。底盘作为上装与地面间的连接部分,其性能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炮行进间的射击性能。因此,本文基于机电联合仿真方法,建立了包括上装的整车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行进间整车关键位置的动态响应,在此基础上对悬架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以降低路面不平度对火力线控制精度与稳定性的影响。本文首先基于
目标检测任务是计算机视觉领域里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是其它的计算机视觉任务的根基。目标检测方法研究从传统机器学习方法到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检测效果得到较大的提升。目前几乎所有最先进的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方法都依赖于预先定义的锚定框(Anchor),基于Anchor-based的目标检测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手动设计Anchor、正负样本的不平衡等,因此本文放弃预定义的Anchor,使用基于Anch
滤波器作为微波无源器件中最重要也是应用最多的器件,承担着通信系统频率选择的重任,随着电路设备小型化的发展趋势,人们对滤波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尺寸小、选择性强、适用性强、价格低的滤波器成为了当前微波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方向。本文首先介绍并研究了基片集成波导SIW(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结构,SIW结构的传输特性,SIW结构与传统矩形波导的等效计算,接着分析了滤波
近年,随着网上购物的兴起,物流行业迅速发展,人们对快递运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公路、航空运输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在此背景下,铁路积极进行货改,开展高铁快运,大力拓展货运业务,高铁快运成为了一种新兴的运输方式。但目前的高铁快运仍处于发展初阶段,运营模式不确定、开行模式不准确、“门到门”运输能力不足等原因导致高铁快运的竞争优势不明显。基于此,论文将对高铁快运运营模式及开行模式研究分析,并参考相关资料、
预制节段拼装桥墩具有施工工期短,对环境影响小,构件质量易保证等优点。但其在地震作用下耗能能力差、整体刚度较低,在中高烈度地区的应用受到限制,鉴于此,本文采用桥墩加固的方法,提高预制节段拼装桥墩的耗能能力及整体刚度,以达到提升桥墩抗震性能的目的。本文研究的节段拼装桥墩采用底部节段与承台现浇,其余节段预制拼装的混合体系,该体系兼具现浇与预制桥墩的特点。考虑到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re
某型热发射装置结构简易,具有单层封闭式发射筒,弹筒之间留有足够的面积适应尾翼及弹翼,可用于车载发射及异形弹通用发射,燃气流经过导流锥的作用沿筒壁向上排出。本文采用理论分析、试验验证、数值计算等多种技术手段对导弹适配器开展研究,为某型热发射装置适配器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方案,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及理论参考。结合热发射环境选择适用的适配器材料,在适配器表面喷涂聚四氟乙烯热防护层。针对多种牌号的聚氨酯弹性体试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交通出行的体验和要求也变的越来越苛刻,而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在缓解交通拥堵方面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等技术为实现一种更高效、更方便的交通信号控制方法提供了可能性。本文探索研究并应用了深度强化学习算法模型,把交叉口的车辆和交通信号控制器组成的闭环系统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在规定的模拟环境中完
随着无线通信系统和雷达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天线的增益、带宽、体积的要求越来越高。传输线作为天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天线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在微波系统中,常有多种传输线应用在同一微波器件中的情况,因此,如今对传输过渡结构在低插损、宽带、实用性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针对微波系统中常见的微波传输线过渡结构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创新研究。首先介绍了微波传输线过渡结构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其次介绍了传输线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