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储能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灵活方便且不受地理位置限制等优点,是目前最有发展潜力的储能技术之一。基于电解液种类的不同,储能电池可大致分为非水系和水系。考虑资源可持续性、成本以及安全性等,钠离子电池、水系钠离子电池以及水系锌离子电池等新型电池体系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我们希望设计出能够容纳不同阳离子的多用途电极材料,且该电极材料在水系和非水系电池中均能保持较稳定的电化学活性。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储能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灵活方便且不受地理位置限制等优点,是目前最有发展潜力的储能技术之一。基于电解液种类的不同,储能电池可大致分为非水系和水系。考虑资源可持续性、成本以及安全性等,钠离子电池、水系钠离子电池以及水系锌离子电池等新型电池体系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我们希望设计出能够容纳不同阳离子的多用途电极材料,且该电极材料在水系和非水系电池中均能保持较稳定的电化学活性。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具有可逆容量高以及过电位低等优势,另外锰元素具有丰度高、成本低、无毒和价态多等特点,因此层状钠锰氧化物在众多电极材料中备受青睐。层状Na2Mn3O7(Na4/7[□1/7Mn6/74+]O2,□代表锰空位)由钠层和[Mn3O7]∞-2过渡金属层交替堆垛构成,过渡金属层由共边的MnO6八面体形成且具有七分之一的锰空位,Na+分隔过渡金属层与氧形成两种不同配位多面体NaO6和NaO5。Na2Mn3O7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Mn的化合价为+4价,层间相互作用较弱有利于容纳阳离子在层与层之间扩散以及存储,可作为多种阳离子的插层宿主。本论文以Na2Mn3O7作为活性材料分别在(有机体系和水系)钠离子、水系锌离子电池等体系展开工作,并研究了 Ti或Cu取代Mn对Na2Mn3O7的晶体结构、形貌以及储钠性能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 Na2Mn3O7,研究了其作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和反应机理。在1.5~3 V vs.Na+/Na电压区间,低倍率C/20下可逆容量可以达到149.9 mAh g-1,在高倍率10 C下可逆容量仍有80 mAh g-1,且循环2800周后容量保持率高达93.4%,表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和长循环稳定性。在循环过程中,Na2Mn3O7发生了两相反应和单相反应,电极材料基本保持晶体结构的完整性,这有利于实现电池的长循环寿命。2.通过惰性(Ti)或者活性(Cu)元素对Na2Mn3O7的Mn位进行取代,来减少电化学反应过程中Mn3+的Jahn-Teller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采用固相法合成Ti取代的Na2TiMn2O7(简称NTMO),Ti取代改变了材料的晶体结构,NTMO是层状相和隧道相的两相混合物。Mn/Ti的无序排列打破了 Na空位有序性,同时Ti取代减弱了Mn3+的Jahn-Teller畸变,抑制了锰离子溶解,提高了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因此,NTMO不仅具有较宽的固溶反应电压范围,而且在低倍率下的循环性能也优于Na2Mn3O7。采用固相法合成Cu取代的Na2CuMn2O7(简称NCMO),Cu取代未改变材料晶体结构但扩大了层间距,有利于Na+的脱嵌。Cu作为氧化还原活性元素具有较高的工作电位,Cu取代Mn使得材料中Mn的平均氧化态接近+4,不仅减少了充放电过程中由于Jahn-Teller效应而产生的晶格畸变,而且减少了受倍率影响的Mn氧化还原反应,从而提高了 Na+的输运性能。因此,NCMO不仅具有更高的平均电位,而且高倍率性能也明显优于Na2Mn3O7。3.初步研究了 Na2Mn3O7在水系钠离子电池和水系锌离子电池中的电化学行为。研究表明在-1.0~0 Vvs.SCE(1.95~2.95 Vvs.Na+/Na)电压区间,Na2Mn3O7 在中性 1 M Na2SO4溶液中发生不可逆相变失去电化学活性。在强碱性1 M NaOH+1 M Na2SO4溶液或2 M NaOH溶液或5 M NaOH溶液中,首周负扫过程中由于H+的过嵌入导致Na+释放,Na2Mn3O7材料经首周扫描后转变为Mn3O4,随后的扫描过程中Mn3O4可实现可逆的Na+嵌/脱。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比较了 Na2Mn3O7在不同水系锌离子电解液中的电化学性能。在1.0~1.8 Vvs.Zn2+/Zn的电压区间,在3 MZn(CF3SO3)2电解液中,Na2Mn3O7循环性能优于相应在2 M ZnSO4中的循环性能;在2 M ZnSO4电解液中,Na2Mn3O7的容量远高于在3 M Zn(CF3SO3)2中的容量。此外,比较了材料晶体结构对材料循环性能的影响。在相同电解液中,由于层状和隧道结构的协同效应,层状-隧道复合结构NTMO的循环稳定性远优于层状结构Na2Mn3O7和隧道结构Na0.44MnO2。
其他文献
电化学高级氧化技术因其操作方便、高效实用且占地面积小等诸多优点,广泛的应用到含盐污水处理过程中。但是部分微污染物难以通过电化学途径进行有效降解与进一步矿化,体系中较高的碱度也可能会抑制污染物的降解,此外单独电化学体系中剩余活性氯浓度有时较高,可能需要额外投加化学试剂进行淬灭。相比较于传统的电化学工艺,外加UV的电化学体系一方面可以通过UV光解活性氯生成活性自由基来降解目标有机物,另一方面该体系仅需
目前我国正在推行供热体制改革,其目的是节约能源,将目前按供暖面积收取供暖费用的方式改为按各个用户的实际消耗热量收取费用。远程抄表技术代替传统抄表方式。同时采用射频卡和阀门控制模块控制直流电机的开闭,实现预付费的方式。本课题主要针对目前市面上的热量表及数据集抄器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和完善。对热量统计、无线组网技术、射频阀门控制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以当前我国北方地区的供暖问题为背景,针对目前供暖收费和实
轻量化已经成为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先进高强钢的运用能够在保证车身强度的情况下实现轻量化。目前汽车钢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中锰钢因其优异的强度和延伸率正在被广泛研究。电阻点焊是目前车身焊接的主要方式,中锰钢想要应用于汽车车身还需要评价其点焊性能。相比于传统钢的焊接,由于中锰钢中锰含量较高,对焊接热更加敏感,焊接过程中更容易产生飞溅;同时其点焊接头组织也容易发生脆断。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以两种新型热冲压中
泵送施工技术可以实现混凝土远距离输送,大幅提高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效率。而混凝土泵送施工涉及到多工种、多单位和多设备协同工作,各要素的工作质量和他们的协同工作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混凝土泵送施工的质量,严重时甚至会引发混凝土泵送质量事故,影响项目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因此,本文基于质量链理论对混凝土泵送施工进行质量管理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首先介绍了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特点和国内外
随着无线数据业务呈指数增加,人们对无线通信系统的传输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3GPP主导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和由IEEE主导的Wi-Fi室内无线通信系统是当今无线通信的两大主流通信系统,而作为最有效提高无线通信传输效率的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到这两大主流无线通信系统中。鉴于70%以上的数据业务发生在室内,如何提高室内无线通信的传输容量成为下一代Wi-Fi的重要研究内容。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13例和国内已发表的146例异位ACTH综合征的患者,共计15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提高对异位ACTH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9年1月的13例异位ACTH综合征的患者,并综合国内2009年1月-2019年1月已发表的22篇文章中的146例异位ACTH综合征的患者,共计15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因此最为严重的且最易发生的就是因人群拥挤所产生的踩踏事故问题。本文为解决此类问题,以北京市恭王府景区为例,探索一种应用神经网络对园区内人数进行实时预测的方法,使得景区管理者可以清楚的了解园区内拥挤情况,以便预先进行安全管控,避免事故的发生。景区内游客分布规律性较差,线性拟合效果一般,因此本文采用了对于非线性问题有着极强拟合能力的神经网络作为解决方法。首先叙述了原始数据的收集过程
现今在油田开采的过程中一般会涉及到许多人们需要了解的数据信息,这就需要对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并传输。但是油田通常分布在沼泽荒漠区域,具有通讯不便、油井布点分散等特点,要通过铺设线缆来实现数据传输是比较困难的,且成本较高。所以,建设无线数据采集系统是很有必要的。无线自组织网络是一种不依赖于固定基础设施的、自组织的无线网络,其组网方便、快捷,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本文根据以上情况,研制了基于LoRa技术的无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对物流的要求不断提高,于是在传统物流业的基础上诞生了第四方物流(the Fourth Party Logistics,4PL)。第四方物流作为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通过选择第三方物流供应商(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3PL)和中转节点来为客户提供物流服务。而为降低物流成本,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优化配送路径。在以往研究中将物流网路抽象为多重图来表示,每两
高填方路堤是公路上的修筑中很常见的建筑物,当其修筑在压缩性大、含水量高的地基土体上时,地基会产生很大的变形,而变形将会对路堤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地基沉降计算时,地基土体的参数的选取决定了地基变形计算的准确性。为研究地基变形的规律,本文以武汉江北快速路武湖街段K13+206.6处地基为研究背景,选取合理的地基土体物理与力学参数,计算地基固结沉降并与现场监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并开展参数分析,研究了地基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