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小企业集群式创新的运行机理与支撑体系研究

来源 :浙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mao04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企业集群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空间组织形态,在当前各国经济体系中表现出非儿的活力。并且,随着社会生产分工的细化,中小企业主导的产业集群成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引起了众多领域研究者和决策者的密切关注。此外,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而占企业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则是这一主体中最活跃、最富有活力的组成部分。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世界各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中小企业在创新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结合中小企业集群与企业的创新能力可以看出,中小企业集群的持续发展内在地需要不断提升集群创新能力,因此本文以集群式创新为切入点,分六部分探讨了浙江省中小企业集群式创新的机理与支撑体系的问题。 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框架、方法及创新之处,具体提出了研究的主题——集群式创新。 第二部分对产业集群和创新理论做了概括综述,揭示了集群式创新的内涵与必要性。 第三部分在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针对集群式创新这一主题,从专业化分工、技术溢出、资源共享、信任承诺机制等方面对中小企业集群式创新的机理做了详细的阐述。 第四部分运用集群式创新的机理,结合浙江省的实际情况,描述了浙江省中小企业集群式创新的发展现状,归纳了具有浙江省特色的集群式创新特征,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如同质竞争严重,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中介组织作用不大,融资渠道不畅,缺乏公共性基础创新平台等等。 第五部分针对浙江中小企业集群式创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即构建相应的支撑体系:实施差异化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培育中介组织,拓宽融资渠道,建立集群创新的公共性技术平台。 第六部分探讨了中小企业要在全球竞争中取得优势,就需要利用集群式创新获得竞争力,并对集群式创新以后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其他文献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业务外包和供应链管理逐渐成为企业经营战略发展的两大趋势,第四方物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对物流产业乃至流通业都产生了深
一 高校大学生的成人化和心理需求,是实施研究型教学法的心理学基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其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热点问题。进一步提高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教师授课的针对性。而教师是否能有针对性的授课,关键在于是否能正确认识自己的教育对象,认识和把握大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和心理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