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减毒沙门氏菌鸭瘟病毒DNA疫苗的构建及其口服免疫效果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z5948259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质粒pVAXl和pGL3-control为基础,辅以重要元件(CpG免疫基序、核靶向序列、asd基因等),利用类生物学合成方法构建出一种新颖的通用型DNA疫苗载体,命名为pkDNA。酶切连接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体外转染COS-7细胞证实该质粒具有pVAXl相似的真核表达能力。选取鸭瘟病毒gB糖蛋白膜外区域编码基因和UL24基因为抗原基因,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E.coli LTB)基因和鸭IL-2mRNA反转录cDNA为分子佐剂构建多种鸭瘟病毒DNA疫苗质粒。以c8276 Acrp/cya(鼠伤寒沙门氏菌UK-1 △asd{crp△cya缺失株)为口服免疫途径递送活菌载体,20日龄麻鸭口服免疫重组减毒沙门氏菌鸭瘟病毒DNA疫苗两次,均能产生较高的体液及粘膜免疫应答,并在一定程度上抵抗鸭瘟病强毒株的挑战,其中c8276△crp/cya (pkDNA-UL24-LTB)组效果显著。结果如下:一种新颖通用型DNA疫苗载体的构建:利用类生物学合成方法合成全新DNA疫苗载体pkDNA:以UK-1基因组、pVAX1和pGL3-control为模板PCR扩增获得基因片段asd, pUC、CMVMCS、BGH poly(A)、SV40 enhancer和SV40 late poly(A)片段:重叠PCR两两融合构建三模块片段:(1/2DTSII+asd/+CpG+PUC)、(BGH poly A+CpG+SV40 enhancer)和(MVMCS+CpG+SV40 polyA+1/2DTSII);最后利用Gibson Assembly(?) Master Mix(New England Biolabs(?)inc.)完成pkDNA质粒的类生物合成。两次测序结果表明与理论序列相符,酶切连接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直接荧光法可见绿色荧光蛋白在COS-7细胞中很好的表达,其真核表达能力与pVAX1相似。鸭瘟病毒DNA疫苗的构建及其体外表达能力检测:PCR扩增tgB(451-1650bp)、 UL24、LTB、和鸭IL-2基因;重叠PCR扩增得到UL24-LTB. UL24-DuIL2融合片段。单抗原基因及融合基因酶切连接pkDNA,完成鸭瘟病毒DNA疫苗质粒:pkDNA-tgB、 pkDNA-UL24、pkDNA-UL24-LTB、pkDAN-UL24-DuIL2,测序鉴定无误。所有DNA疫苗质粒瞬时转染COS-7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检测转染24小时后的细胞,均可见强烈的绿色荧光信号,而空质粒转染组及空白组荧光不明显;48小时后,收集细胞,提取总RNA, RT-PCR检测可见pkDNA-UL24-LTB和pkDNA-UL24-DuIL2转染组中佐剂基因特异性转录。c$276△crp/cya弱毒株及重组减毒沙门氏菌鸭瘟病毒DNA疫苗菌株的构建:以鼠伤寒沙门氏菌c8276(UK-1△ash/)△crp缺失株为亲本构建c8276 △crp/cya弱毒株,经PCR及麦康凯(麦芽糖+)平板鉴定表明突变株构建成功。鸭瘟病毒DNA疫苗质粒电转c82776△crp/cya,获得系列重组沙门氏菌鸭瘟病毒DNA疫苗菌株:c8276△crp/cya (pkDNA-tgB)、c8276△crp/cya(pkDNA-UL24)、c8216△crp/cya (pkDNA-UL24-LTB)、 c8276{crp/cya(pkDAN-UL24-DuIL2), c8276△crp/cya(pVAXl-UL24)及 c8276△crp/cya (pkDNA);LB平板上连续划线培养20代,PCR鉴定显示DNA疫苗质粒在c8276Acrp/cya中遗传稳定性良好,且不影响菌株生长;7日龄麻鸭口服接种高达1012CFUc8276Acrp/cya(pkDNA),两周内小鸭食欲饮欲正常,剖检各器官组织无任何病症现象,重组疫苗安全性良好。重组减毒沙门氏菌鸭瘟病毒DNA疫苗免疫效果研究:20日龄麻鸭随机分成7组,记为A-G:A.c8276△crp/cya(pkDNA-UL24)、B.c8276△crp/cya(pkDNA-UL24-LTB)、 C.c8276△crp/cya(pkDAN-UL24-DuIL2)、D.c8276△crp/cya(pkDNA-tgB)+c8276△crp/cya (pkDNA-UL24)、E.c8276△crp/cya(pVAX1-UL24)、F.c8276Acrp/cya(pkDNA)及G.BSG组,每组15只,每只口服免疫1012CFU重组疫苗菌株,共免疫两次,每次间隔2周。一免后第10天、21天和28天每组随机挑选6只采集血清,一免后第21天,每组随机选取5只采集胆汁及十二指肠粘液,分别检测针对tUL24蛋白及DEV病毒颗粒的抗体应答水平,二免两周后DEV强毒株CHv经口攻毒检测疫苗保护力水平。结果显示:B组诱导最高的胆汁IgA抗体水平(P<0.05),B组和C组产生的血清IgY抗体水平高于其他组(P<0.05),D组麻鸭产生更高的抗DEV的抗体水平比起抗tUL24;所有实验组(A-D)和阳性对照E组产生的抗体水平显著性高于F和G组(P<0.01);攻毒12天后B组存活率最高(9/10),D组随之7/10,C与E组相同6/10,A组偏低仅5/10,均明显高于F(2/10)和G组(0)。
其他文献
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是我国排在首位的外来入侵物种,已成为云南、四川、重庆、广西、贵州等省市州危害最为严重的有毒有害植物。本试验以16只5-6月龄健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学科中占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在作文实际教学中,大部分学生怕作文、厌作文,按教师的设计编作文、甚至抄袭;而教师教得辛苦,高能低效,劳而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实施,许多新型的教学理念也逐渐被应用到课堂教学中.然而,想要有效应用这些教学方法,就需要教师能够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转变以往陈旧的教学方式,勇于
乳房炎作为奶牛常见病的一种,是世界奶牛业的主要危害疾病之一,它不仅引起泌乳量下降,而且影响乳的品质,甚至危及人的健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在动物的临床及亚临床感染中,
科学实验是初中教学中重要的内容,家庭小实验也能够为科学课堂实验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家庭小实验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践技能操作能力均会得到的提升.因此,初中科学家庭小实验
伪狂犬病病毒是畜牧生产上一个重要的病毒,严重危害着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作为神经示踪研究中的一种新兴的模式病毒,也被科学家们广泛关注和研究。本研究测定了实验室构建
在我国农村地区,由于英语教师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且课堂教学时间相对有效,教师无法顾及到每位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加之,农村学生的父母通常不在身边,学生的监护人文化程度较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与此同时,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占据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多媒体技术的引入改变了高中生物教师在课堂上板书的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