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试验旨在研究高精料日粮条件下,添加两种合成维生素B12前体物质5,6-二甲基苯并咪唑(5,6-DMB)和钴(Co)对绵羊体内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瘤胃发酵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选取24只8月龄左右、体重(39.23±2.61 kg)体况相近且健康的哈萨克公羊,在试验前安装好永久性瘤胃瘘管,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对照组饲喂精粗比为7:3的基础日粮,试验I、Ⅱ、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80 mg/d 5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精料条件下绵羊瘤胃细菌、原虫丙酮酸代谢营养调控机制的研究”,(项目编号:31960671),课题主持人:臧长江副教授,(新疆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旨在研究高精料日粮条件下,添加两种合成维生素B12前体物质5,6-二甲基苯并咪唑(5,6-DMB)和钴(Co)对绵羊体内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瘤胃发酵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选取24只8月龄左右、体重(39.23±2.61 kg)体况相近且健康的哈萨克公羊,在试验前安装好永久性瘤胃瘘管,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对照组饲喂精粗比为7:3的基础日粮,试验I、Ⅱ、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80 mg/d 5,6-DMB和0.25 mg/kg Co、100 mg/d 5,6-DMB和0.50 mg/kg Co、120 mg/d 5,6-DMB和0.75 mg/kg Co(以氯化钴的形式添加)。试验共26 d,其中预试期为14d,正试期12 d。于正试期前8 d进行消化代谢试验,每天收集并记录各羊的饲料、剩料和粪尿。正试期后4 d于饲喂前0 h,饲喂后1、3、5、7 h共计5个时间点进行瘤胃液和血液样品的采集。结果表明:(1)各试验组绵羊干物质采食量和日增重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各试验组绵羊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及氮、钙、磷、能量的保留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各试验组瘤胃液p H值在所有时间点内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瘤胃液氨态氮浓度在饲喂后1-3 h,各试验组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饲喂后5-7 h,试验Ⅱ组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5)。瘤胃液丙酸浓度在饲喂后1-3 h,各试验组都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饲喂后5 h,各试验组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瘤胃液微生物蛋白含量在饲喂后3 h达到最高,试验Ⅰ、Ⅱ、Ⅲ组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饲喂后5-7 h,试验Ⅱ、Ⅲ组均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5)。(4)瘤胃中L-乳酸和D-乳酸浓度呈逐渐下降趋势;乳酸脱氢酶和丙酮酸激酶活性随添加量提高呈下抛物线趋势,在试验Ⅱ组达到最低;苹果酸脱氢酶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呈上抛物线趋势,在试验Ⅱ组最高。(5)各试验组绵羊瘤胃液维生素B12含量在饲喂后3 h达到峰值,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饲喂后5-7 h,试验Ⅱ、Ⅲ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间绵羊血清和尿中维生素B12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6)试验Ⅱ、Ⅲ组的绵羊血糖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5),L-乳酸、尿素氮显著高于试验Ⅱ、Ⅲ组(P<0.05)。(7)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和变形菌门,试验Ⅱ组的变形菌门丰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优势菌属为普氏菌属,试验Ⅱ组的普氏菌属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试验结果表明,添加5,6-DMB和Co可促进绵羊生长和消化代谢,通过提高维生素B12合成量来调控丙酸代谢途径,降低乳酸合成关键酶活性、减少乳酸的生成,从而提高瘤胃液p H,改善瘤胃发酵,调节瘤胃微生物区系,为促进反刍动物生长发育进一步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矿产业开采力度不断加大,然而,无序过度开采导致矿区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及原生植被遭受到严重破坏,矿区环境问题及其生态恢复研究已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矿区植被恢复已成为如今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当前矿区植被恢复存在治理技术单一、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植被筛选不合理、植被种类单一、治理成本较高等问题。科学合理的开展矿区恢复对于维护矿区生产安全、生态安全、矿工居住安全意义重大。因此在
数学与生俱有的人文性决定着数学肩负有培育学生理性精神和人文精神等核心素养的责任.本文提出要让人文性回归数学教育,必须做到:挖掘数学教育中的人文资源,注重数学教育的过程性和创新性及实施多元差异的数学教育评价.
在当今人类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趋势下,农业农村的发展对未来的影响越来越大,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缓慢,数字信息技术远滞后于城市的问题日益突出。2017我国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并在此基础上于2019年又提出了数字乡村发展战略,为发展农村电商提供了新契机。农村电商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从根本上颠覆了农村居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新农村生态正在逐渐形成。目前,托克逊县农村区域的农产
近几年乡村治理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农村面貌已然焕新,根据国家相关文件的出台我们可以看到,目前乡村治理的核心要义是在基层党组织思想引领下以“三治融合”的模式促进乡村经济、组织、文化、环境等各方面的发展。农村审计可以为其保驾护航,使得基层治理结构更加完善、村级财务管理更加阳光透明、乡村整治项目落实更加有效,主要体现在:党组织及村干部更加廉洁自律、村内事务更加公开透明、村务决策更加民主、村级经济建设及环
巴音布鲁克高寒湿地在维持自然资源、气候调节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过去的20年里,因人类不合理用该地区受到了退化威胁,使该区域面临严重的生态问题。因此研究高寒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响应机制,对湿地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高寒湿地退化情况下的植物-土壤生态系统和微生物群落组成的研究是有限的。因此,本研究依托巴音布鲁克高寒湿地,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手段,借助高通量测序技术,探讨
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L.)是一种多年生冷季型优质牧草,但实际种子产量与理论种子产量之间相差大。因此本文以乌苏1号无芒雀麦为试验材料,对其种子产量开展以下四个相关研究:(1)、无芒雀麦幼穗分化过程时期的划分;(2)、播种方式对无芒雀麦幼穗分化及种子产量的影响,设置撒播、条播与穴播三种方式;(3)、生境对无芒雀麦幼穗分化及种子产量的影响,设置荒漠绿洲区(乌鲁木齐三坪农场)与高海拔地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L)是营养含量颇高的多年生牧草。最近几年,我国畜牧业高速发展对苜蓿的需求逐年增多,但种植区多分布在我国西北、北部、东北部干旱区,这些地区盐渍化状况极严重且盐渍化面积逐年扩大、程度逐年增加,对苜蓿的种植、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褪黑素(Melatonin,MT)目前被认为通常存在于植物的生殖器官中,能够通过调节植物生命活动提高植物对逆境胁迫的抵抗能力,缓解逆境损
本试验旨在研究以高精料饲粮诱导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条件下,添加核桃青皮提取物对绵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指标、瘤胃发酵指标、组胺、脂多糖及微生物多样性和功能的影响。本试验采用乙酸乙酯作为提取溶剂,浸提核桃青皮,通过旋转蒸发获得核桃青皮提取物。之后选用4只健康、平均体重为43.3 kg且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小尾寒羊公羊作为试验动物。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以精粗比为65:35的基础饲粮诱导S
本研究在新疆天山北麓产区采收4种成熟度的赤霞珠酿酒葡萄,分别是20°Brix(近似成熟)、23°Brix(东部常见采摘成熟度)、25°Brix(西部可达采摘成熟度)和27°Brix(适度过熟),酿造所对应的葡萄酒并进行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的陈酿。以不同成熟度的葡萄果实和所酿葡萄酒为试验试材,对比葡萄果实的基础理化、农艺性状以及呈色辅色物质的积累变化,分析葡萄成熟度对酒体酚类物质组成和含量的影响
棉花生产过程中需要长期施用磷肥,导致土壤中的磷素不断累积,造成资源浪费和作物减产的风险,本研究结合新疆膜下滴灌棉花进行连续2年田间试验,设置五个不同施磷水平处理:0kg·hm-2(P0);75kg·hm-2(P1);150 kg·hm-2(P2);300 kg·hm-2(P3)和450 kg·hm-2(P4),分析长期不同施磷水平下土壤养分变化、棉花生长和养分吸收积累规律以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