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镁合金是实际生产应用中最轻金属材料,它具有比刚度高、比强度高、切削性能好、铸造性能好、易于回收等优点。如今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电子工业、航天航空等领域。但是,镁元素活泼的化学性质使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能较差,使镁合金的广泛应用受到了限制。因此,对镁合金耐腐蚀性能的研究与改善已经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目前,提高AZ系镁合金耐腐蚀性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通过加入微量元素或者改变镁合金铸造过程中的凝固过程,改变镁合金的微观组织;2)通过表面改性和表面涂层等技术,使镁合金基体与腐蚀环境隔绝以提高其耐腐蚀性能。而通过热处理的手段来改善镁合金的微观组织,来提高镁合金耐腐蚀性能的研究较少。本论文主要研究热处理对AZ31(AZ63)镁合金组织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本文使用普通浇注工艺制备AZ31(AZ63)镁合金棒材,对其分别进行退火、固溶、时效和固溶时效处理。通过XRD、SEM、腐蚀失重和动电位扫描等方式进行微观组织观察和腐蚀性能研究分析。通过对AZ31(AZ63)镁合金棒材各热处理态组织进行组织观察和腐蚀性能研究发现:固溶处理和固溶时效处理可以使镁合金组织均匀性提高,从腐蚀失重的数据可以得出两种热处理组织的耐腐蚀性能相似且都好于铸态,动电位扫描结果显示与铸态相比经过固溶和固溶时效处理后两者在3.5wt.%Na Cl溶液中的自腐蚀电流密度均有所减小。通过对比AZ31和AZ63镁合金的微观组织和腐蚀试验结果显示:两种镁合金的退火和时效处理均会降低其耐腐蚀性能;对比两者固溶组织的腐蚀失重数据可知AZ31平均腐蚀速率比AZ63高5%。通过动电位扫描得到数据,固溶态的自腐蚀电位分别为-1260m V(AZ31)和-1210m V(AZ63),自腐蚀电流密度分别为0.32m A/cm2(AZ31)和0.29m A/cm2(AZ63);固溶时效态的自腐蚀电位分别为-1230m V(AZ31)和-1260m V(AZ63),自腐蚀电流密度分别为0.42m A/cm2(AZ31)和0.47m A/cm2(AZ63)。综合研究表明:AZ63镁合金的固溶组织耐腐蚀性能最好,然后依次是AZ31固溶态、AZ31固溶时效态、AZ63固溶时效态。对于退火和时效处理,两者均会降低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