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拱形构件高温下力学性能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sces_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筋混凝土拱形结构是土木工程中常见的结构形式,有着广泛的应用,研究高温下拱形结构的力学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对于钢筋混凝土拱形结构的抗火性能研究较少。本文以某拱形构件为例,通过实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着重研究构件在不同火灾高温下的温度分布以及力学性能,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对常温下构件的极限承载力进行分析,采用改进的支座用于模拟一种介于传统固定支座和铰支座的支撑方式,优化结构的细部处理,真实的反应了构件的实际受力状况,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模拟方法与边界条件设置的合理性,为分析高温下荷载比对构件耐火性能的影响提供条件。(2)对高温下钢筋混凝土拱形构件进行试验研究,实验研究表明构件在荷载和高温的共同作用下位移先向下发展,之后出现上拱,并导致了上表面受拉和出现横向裂缝,下表面出现以纵向裂缝为主的龟裂状裂缝;构件上拱的速率与程度随构件受火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拱结构本身曲线决定了高温下材料膨胀使构件有上拱趋势,这与荷载效应的方向相反,使构件有利于抗火。对构件的温度场进行实验研究和有限元计算,表明不同的升温曲线和受火状态对构件内部的升温速率和温度分布有较大影响。(3)通过对比单双面受火时构件破坏时间与荷载比关系,发现在荷载水平较低时,构件双面受火比单面受火的耐火时间长,在荷载水平较高时,情况相反。这是由于在荷载较小时,双面受火的拱形构件更容易上拱,上拱相当于增加了拱的矢高,矢高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结构的承载力和耐火时间。(4)对构件应力状态进行分析,探讨拱形构件高温下的破坏机理,认为高温下构件跨中截面以受压为主,在荷载和材料性能劣化情况下构件上下表面先后发生受压破坏。本文的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可为钢筋混凝土拱形结构的防火设计、耐火方法提供参考,为评估火灾后同类型结构的损失性能、制定修复加固方案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采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加固修复钢结构,既可以发挥CFRP材料高强度、抗腐蚀和耐疲劳的优点,也加速和便捷了施工过程。把CFRP板粘贴在钢梁受拉损伤区的加固方式,能提高
建设于中南大学的“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的无碴轨道-路基实验系统,路基模型尺寸为长30m、宽15m、高度6m(含3m地槽),主要用来研究列车荷载下路基结构的动态响应
本论文是结合罗书学教授主持的“深厚软土区桥梁桩基设计试验研究”科研项目部分内容来开展的。最近几十年,随着基础建设的发展,桩基础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桩的直径不断增大,而
增大截面法和新增预应力法是实际混凝土结构加固工程中比较常用的方法,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的抗剪性能是这两种方法能否成功的关键。界面设置沟槽、植入钢筋能够提高新旧混凝土
连续刚构桥是预应力混凝土大跨梁式桥的主要桥型之一,它因地形适应性强,设计、施工技术成熟,跨越能力大,造价合理,近年来已被广泛采用,成为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主要桥型。随着
边坡的稳定性问题是岩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它关系着人们的生产、生活。而滑坡往往较频繁的出现在季节性的强降雨过程中或降雨后,因此降雨影响下边坡的稳定性研究越
由于高强度螺栓连接具有施工速度快、抗震性能好等优点,因此在钢结构工程中逐渐大量使用,有些工程的梁柱连接甚至全部采用螺栓连接。由于连接件的刚度有限,再加上构造等原因,螺栓
国外学者开始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研究的时间比较早,始于二十世纪中叶,并逐步形成了现代项目成本管理的方法。从管理思想来看,现代项目成本管理的方法是全面的、系统的管理方法
张弦梁结构作为一新型的大跨度预张拉钢结构体系,具有结构简单,传力明确,施工方便快捷和建筑造型与结构布置能完美结合等优点,在实际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实际的张弦梁
在水泥基材料中掺入纤维是现代混凝土工艺中普遍采用的技术。不同的纤维,如金属纤维、无机纤维及有机纤维等被加入到水泥基材料中,可起到增强、增韧、阻裂的作用。由于聚丙烯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