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厚软土层中不同倾角斜桩承载力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nal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是结合罗书学教授主持的“深厚软土区桥梁桩基设计试验研究”科研项目部分内容来开展的。最近几十年,随着基础建设的发展,桩基础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桩的直径不断增大,而桩长也不断的增长。桩基础的使用面临着更多更新的问题。如何正确评价直(斜)桩的承载力及工作性状,这是许多专家学者共同关注的问题。但是现实情况是应用超前于理论,目前还没有一套比较合理的理论来反映实际大直径斜桩的承载力和工作性状。本文对深厚软土层中斜桩的承载力及工作性状做了探索性的研究,为下一步斜桩基础承载力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本文主要工作体现在:以深厚软土区桥梁桩基设计试验研究的模型试验为基础,通过广泛收集相关文献资料,运用有限元数值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做对比分析,确定深厚软土中斜桩的承载力和工作性状。通过本文研究,主要取得如下成果:1.不同斜度下群桩竖向荷载—竖向位移曲线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都可近似视为线性变化;在同一荷载条件下,基桩斜度从0°到8°时桩顶位移逐渐减小,超过8°后,桩顶竖向位移逐渐增大。对于不同斜度下群桩水平荷载—水平位移曲线变化规律基本上也是一致的,呈现出明显的二次曲线形;在同一荷载条件下,基桩斜度从0°到12°时桩项水平位移逐渐减小。2.斜桩的竖向刚度随斜桩倾角的增大先是增大而后减小,存在一个极限值。从刚度的变化规律,结合施工难度,基桩斜度设计采用7°~10°较为合理。3.研究表明在竖直桩桩基中,角桩承受荷载最大,中心桩所受荷载最小;在倾斜桩基中,中心桩轴力较小;角桩、边桩存在较大的弯矩。
其他文献
本文以混凝土爆裂机理为出发点,综合考虑再生混凝土高温前后的基本力学性能和爆裂性能,提出了通过掺加橡胶粉改善其变形性能和爆裂性能。共制作了141个再生混凝土试件,以对再生混凝土以及橡胶改性再生混凝土高温前后的基本性能进行探索性的研究。通过对再生混凝土试件,常温下和经过200℃、400℃、600℃高温后的基本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发现:高温后,再生混凝土的相对剩余强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高温后,应力应变曲
隔震体系区别于传统结构体系,通过设计隔震层,来减小结构的地震反应,确保结构体系的安全。隔震技术在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已经作为正式内容列入,国外也有类似规范。隔震
大多数岩土材料普遍存在应变软化现象,若计算过程中忽略土的应变软化性质,则会高估土坡的稳定性,可能导致土坡偏于危险。为此,本文利用考虑应变软化的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强度
地下隧道内爆炸,将引起邻近地表各类结构物的动力响应,并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本文针对双层柱面网壳、双层球面网壳、椭圆形平板网架等三类网格结构在遭受邻近地下隧道内爆炸
水是城市中重要的基础资源,北京淡水资源紧缺,再生水已成为重要的非常规水源之一。从北京总体的水源需求规划看,再生水将主要用于工业、农业以及城市环境用水和生态用水,其中作为
随着2015年全球气候会议在巴黎的召开,解决中国所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能源与环境问题已经被提上国家议程。然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无论是能源的利用效率还是消耗单位
在中、下承式拱桥中,吊杆是连接桥面系与拱肋的关键构件。然而,在活载的动力作用、疲劳损伤以及环境介质的腐蚀作用下,拱桥吊杆比较容易发生破损,从而影响到桥梁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近年来我国的交通基建事业迅猛发展,桥梁建设需求日益迫切。在跨越能力、行车舒适性与施工便捷性等方面,大跨连续刚构桥表现出了比其他桥型更大的优势,因而此类桥梁的数量不断增
采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加固修复钢结构,既可以发挥CFRP材料高强度、抗腐蚀和耐疲劳的优点,也加速和便捷了施工过程。把CFRP板粘贴在钢梁受拉损伤区的加固方式,能提高
建设于中南大学的“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的无碴轨道-路基实验系统,路基模型尺寸为长30m、宽15m、高度6m(含3m地槽),主要用来研究列车荷载下路基结构的动态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