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升学竞争越来越激烈,紧张的学习,频繁的考试,沉重的精神负担,严重损害着学生的身心健康,束缚了少年儿童个性的健康发展,产生了学习负担过重,师生关系紧张,课余生活单调,学生厌学等问题。上海社科院2004年出台的一项《当前上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状况调研报告》显示现在的孩子普遍感到不快乐。愉快教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在我校一次心理测试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是痛苦的。因此笔者选取中学生作为愉快教育研究的对象,希望通过对国内外愉快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分析研究,借鉴和吸收其他学科的教改成果,结合生物学科教学的特点,在教学过程实施中积极开展愉快教育的实践。愉快教育是一个综合性课题,对愉快教育的研讨,将有助于重新认识教育的本质、功能、目标,教育的原则和方法。笔者将中学生物愉快教育研究的重点放在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国内外愉快教育的理论研究。阐述了愉快教育的定义,愉快教育思想的渊源,实施愉快教育应遵循的原则。第二部分,在中学生物课程中实施愉快教育的可行性与现实性。第三部分,在中学生物课程中开展愉快教育的实践研究。设计了愉快教育实验课题的总体实验方案,提出了愉快教育的实施策略,构建了实施愉快教育的三个层次模式及其子模式,提供了相应的教学案例。第四部分,中学生物课程愉快教育实践的讨论与反思讨论。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得出结论,并进一步说明实验中的不足,反思在愉快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误区,提出今后的改革方向。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综合分析、调查研究、统计分析、经验总结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等方法,探讨在生物教学领域实施愉快教育的策略和模式。在生物教学中,笔者感到高中二年级学生由于面临高中毕业会考和高考的双重压力,心理负担和学习负担均比初中生要重,因此选择高中二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笔者从高二年级选取四个班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考试成绩差异不大,家庭背景也较似;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周步成教授主修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含全国标准化常模)进行心理测试,设计了生物学习状况、学习生物的兴趣和每周主动学习生物时间的调查问卷和创造能力测试题。在试验初期和试验结束时,分别对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前测和后测。教学实践表明在中学生物课程中实施愉快教育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探索和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学生获成功的满足感,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进而产生新的认知兴趣,所以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有利于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全面有效地提高学生素质,从而促进素质教育思想在生物课堂的有效贯彻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