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监管模式研究——以M市中小学校舍改建维修项目监管为例

来源 :云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88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政府项目投资规模也急速膨胀,2010年国家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达13058亿元,较2008年增长了64%。政府投资项目的各项问题也日益显现,如项目招投标工作不规范、项目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混乱、腐败问题和浪费严重等,使国家蒙受巨大的损失,这些问题清楚的表明现行政府投资项目监管模式存在着较大不足。   本文通过系统地分析政府投资项目的主要运作模式及其监管机制,梳理出当前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的基本监管模式,这一基本监管模式主要是针对非经营性项目而言,针对当前我国政府投资项目暴露出来的不良现象,指出当前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监管模式的不足。   而后,透过理论分析,以及对应国外的较好做法,认为一个较好的政府投资项目监管模式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必须有切实的法律法规作基础;项目监管需做到全过程动态监管;监管需有效率;政府内外多方要合理分工、相互制约;重视社会监管和评价的作用。   以这些原则为准绳,找到构建良好政府投资项目监管模式的路径,同时针对当前监管模式,指出优化的思路。并对当前的政府投资项目监管模式进行优化,进而构建一个优化的政府投资项目监管模式。较之当前的政府投资项目监管模式,本文构建的优化模式加强了监管各方的协调;加强了全过程的监管;提高了监管效率;着重强调了社会监管;对项目决策进行了制衡,尽量避免出现项目决策失误;严格了责任追究制度。   优化的政府投资项目监管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监管水平,促进我国政府投资项目高效、低成本和高质量的建成和运营。在论文的最后,以M市政府经济建设资金投资中小学校舍改建项目为例,将优化模式应用于该案例,说明优化模式的优点,作为对论文结论的验证。
其他文献
为满足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改变工科学位类型比较单一的状况,完善我国的学位制度,1997年10月国务院学位办下发了《关于实施的通知》(学位[1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移动应用信息过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个性化推荐技术成为解决移动应用信息过载的重要途径。传统推荐方法存在数据稀疏、冷启动等问题,采用余弦,Pearso
[新突破喜迎新时代]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教育部党组的直接指导和支持下,在社会各界和教育战线的不懈努力下,全国教育信息化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呈现出应用深化不断加速、创新案例竞相涌现、制度安排日益完善的良好局面,得到了中央领导和社会有关方面的高度肯定。十八大以来,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成效可以概括为“五大进展”和“三大突破”。  1.三通两平台建设和应用取得重大进展。宽带网络校校
期刊
为深入开展教育督导工作,在没有专职督导队伍的情况下,县(区)级做了积极的工作,从人员筹措、制度建设等方面都进行了大胆尝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要真正实现教育督导的目标,必须建立一支稳定、有能力的专职教育督导队伍,这样才能保证各项督导工作顺利推进。因此,教育督导队伍专职化势在必行。  一、教育督学队伍的现状  一是身兼数职难以专心督学。一个县(区)一般都有中学、小学多所,按照规定每月下校一次督查,完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