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产业需求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研究——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例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xinyu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满足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改变工科学位类型比较单一的状况,完善我国的学位制度,1997年10月国务院学位办下发了《关于实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学位[1997]54号),同时批准部分高等学校开展工程硕士培养工作并行使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工程硕士教育的开展,丰富了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类型和人才培养的结构,主动适应了经济建设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厂矿企业、工程建设等单位对提高工科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培养规格的要求。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起步于上世纪末,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学校坚持围绕和服务于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总体发展战略,坚持精品教育,以“质量优先、规模适度、多方共赢、持续发展、服务社会、创造品牌”和“厚基础、重实践、宽视野、高质量、国际化”为办学理念,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与大型行业与企业合作办学,在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上建立了以理工学科与交叉学科优势为背景的课程体系,积极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工程硕士培养工作。   本文阐述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依托理工学科优势,从围绕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出发,面向行业办学,开展面向职业竞争力的工程硕士培养工作,并以软件工程、控制工程与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为案例,比较研究了不同工程领域面向产业需求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对其它领域开展工程硕士教育具有借鉴意义。   论文分三个部分:(1)从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工程实践、学位论文、导师队伍、管理体制等方面,以开展工程硕士教育培养创新作为案例,从人才培养环境和职业竞争力的内涵归纳出职业竞争力驱动的质量控制方法;(2)通过进行工程硕士教育创新的3个不同工程领域:软件工程(软件学院)、控制工程(信息学院)、安全工程(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支撑学科、师资队伍、合作行业和实施教学等方面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归纳出各自不同的差异性培养模式和特色;(3)提出工程硕士教育培养经验及实施推广。   通过研究探索出关于面向产业需求的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的对策及建议:校企联合实施工程硕士教育是产学研合作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的一条重要途经。工程硕士教育培养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等学校的工程硕士教育应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合作,要转变传统的研究生教育观念,确立面向产业需求的工程硕士教育理念,设计适应产业需求特点的面向职业竞争力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培养体系。即高校应紧紧围绕国家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主动面向国民经济和国家工程建设主战场,实现以培养社会特定职业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整合校内外教学、科研资源,联合社会力量,采用灵多样的人才选拔和人才培养模式,努力为产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服务。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业日益发展、吞吐量迅速增长,但也存在港口码头通过能力不足、作业效率低、港口拥堵等问题。港口集装箱物流系统中运输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港口物流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交通运输需求量迅猛增加,各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提上日程。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资金需求量大、投资回收期长,建设资金主要来
图书市场营销是图书出版的重要环节,是确保出版社能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的关键性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文化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各出版社对图书市场营销的重
在过去的数十年间,全世界都在见证着一场信息时代的飞速革命。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已经是企业的发展方向。对任何组织来说,组织内部的有效沟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高沟通满
随着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成为海量信息的载体,如何从海量信息中准确、快速地抽取出有价值的信息已成为人们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电子商务网站具有动
进入21世纪后,全球经济金融开放形势日益加大,随之也增加了诸多不确定性,证券公司因此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经营环境。由美国次级债危机导致的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动荡,使得证券行
物流配送中的车辆路径问题(Vehicle Routing Problem,VRP)是组合优化和运筹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具有极强的实际意义。传统的研究在模型建立上比较单一,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