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织物组织结构自动识别系统的开发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ert_x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开发出一套织物组织结构的自动识别系统。此系统综合运用了数字图像处理及模式识别技术,通过软件与硬件的相互配合,能够由织物图像来对织物组织结构进行自动识别,得到相应的织物组织图,从而改变传统的人工分析织物组织结构的状况。在本课题的研究工作中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 ·成功的搭建起了用于织物组织结构识别的硬件平台,为了得到高放大倍率的织物图像在硬件中首次引入了光学显微镜。 ·研究了由局部织物图像生成全景图像的拼接算法,以此来克服加入显微镜后带来的视场缩小的问题。在寻找匹配位置时采用了分层搜索的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模板匹配的速度。同时还运用了根据纱线周期动态确定模板大小进行拼接的方法,提高了拼接准确率。 ·本文重点研究了对织物图像进行识别分析来获得织物组织结构的方法。设计了一套完整的识别方案。在对纬纱上经纬组织点的识别方面,提出了一种通过对同类纬纱图像上每列象素灰度直方图提取统计特征进行分类的方法,从灰度直方图中提取能够区别经纬组织点的特征如熵,均值等,然后对每列的特征进行C-均值聚类,从而确定出经纬组织点。 ·对于常见织物,本文提出了一种将织物图像从宏观上看作一种纹理图像,提取其纹理特征对织物类别进行鉴别方法。在区分出类别的基础上从已建立的数据库中获得织物组织结构等特性。在纹理特征提取方面,文中首先采用了的灰度共生矩阵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又尝试了加入多分辨率分析的方法。 此识别系统的软件部分作为Windows下的一套应用软件,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便于操作,上述算法都由C++语言编程实现。
其他文献
随着配电系统中各类非线性负荷的不断增加,特别是电力电子器件的广泛应用,系统中电能的质量日益恶化,谐波电流补偿已成为电力系统领域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其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受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以互联系统的重叠结构分解及分散控制为基础的重叠约束信息变化的复杂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它包括三部分内容,其一是研究基于包含原理的重叠约束信息变化的系统
在控制系统的研究分析过程中,用数学模型来完全真实反映一个实际的被控对象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所研究的数学模型都是实际被控对象的一种近似描述,这种近似通常来源几个方面:对
层流冷却是钢铁热轧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的步骤,它主要是使钢板的温度快速下降从而使钢板内部的结构发生变化,这一过程将直接决定钢板的力学性能。层流冷却系统具有多输入、强耦
本文利用磁性纳米粒子的磁化曲线进行粒径分布测量研究。磁性纳米粒子的磁化曲线满足郎之万方程,包含着粒子的粒径分布信息。搭建用于获得磁性纳米粒子磁化曲线的三角波磁场装置,利用优化算法对磁化曲线拟合,得到粒径分布参数。磁性纳米粒子粒径分布的研究对其应用于浓度成像或者温度成像等生物医学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假设磁性纳米粒子的粒径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对磁化曲线进行离散化处理,得到粒径测量模型。磁流体中磁性
涡轮盘作为燃气涡轮发动机中的一个关键部件,其性能是影响航空发动机特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涡轮盘在试验器上测试时要实时监测其表面温度。目前国内外常用热电偶、红外测温仪、
某自动填装车为目标车辆装料前,需要获得两车之间精确的相对位置关系参数。 电耦合器件CCD(Charge Coupled Devices)伴随着单片机的迅速发展,被广泛应用于非接触测量领域。
汽轮发电机产品设计与开发中的产品性能参数计算是其研发的关键所在,但现有的计算是在Windows客户端通过telnet命令调用位于Solaris服务器上的计算方法完成的。该方法存在计算命令繁琐难记、缺乏对计算分析程序和程序运行结果的统一管理、缺乏对计算结果的校核与审批环节的过程控制等众多不足。为了提高汽轮发电机性能计算效率,企业需要一个统一的设计研发计算环境(General Development
本论文在充分考虑华茂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成本核算未来发展需求的基础上,运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一般理论和软件开发的基本方法,介绍基于分布式数据库的华茂财务成本核算子系
现代控制理论对于线性系统的分析和综合由于它的相对可解性,已经获得了相对完善的理论结果。但是,对于更接近实际系统的时滞的、含不确定项的、带扰动的线性系统或简单非线性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