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中国及几个相关国家为研究对象,基于贸易增加值占比的指标来衡量中国全球价值链的参与程度,同时通过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的跨区域、跨行业比较,发掘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定位以及行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发展的历史进程。另外,通过比较GDP变动与贸易额变动,得出贸易超调的概念,随后本文提出了在全球价值链中贸易波动传导的几个假说,并进一步用实证模型检验了以上假说中传导机制对贸易超调现象的解释能力,也同时说明了在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过程中如何规避整体贸易的过度波动。 研究结果表明:从全球价值链的参与程度来看,我国的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不断加深,且从全球来看处于较高水平;分行业来看,中国作为最终品生产商的地位在近年来有一定的削弱,而中间品贸易水平有一定的提升,但总的来说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从全球价值链中贸易波动传导的机制来看,企业的上游度越低,贸易超调的幅度越大;企业库存百分比越小,贸易的波动幅度越大;最后,国有企业相对民营企业并不会经历更大幅度的超调现象。根据这些问题,本文也提出了几条应对之策:转变贸易发展方式,促进对外贸易内生型增长;大力推动产业升级;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鼓励体制创新,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生产要素和管理理念;积极推进供给侧改革,促进内需发展,通过国内消费升级来推动产业升级和价值链参与,促进国际分工地位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