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牛肝菌是药食两用型真菌,具有较多的营养价值和生物活性,阿克苏的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为牛肝菌的生长提供了便利,但过度采挖使得野生牛肝菌资源严重受损。目前关于该地区野生牛肝菌的报道较少,本文对野生牛肝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鉴定、多糖的营养评价提取及功能等方面,为野生牛肝菌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手段将野生牛肝菌鉴定为皱皮疣柄牛肝菌(Leccinum duriusc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新疆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重点培育专项”,“新疆科技厅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项目”(项目编号:2018YFC1603400;xjkcpy-2021002;PT2201)课题主持人:张志东研究员(新疆农业科学院微生物应用研究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牛肝菌是药食两用型真菌,具有较多的营养价值和生物活性,阿克苏的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为牛肝菌的生长提供了便利,但过度采挖使得野生牛肝菌资源严重受损。目前关于该地区野生牛肝菌的报道较少,本文对野生牛肝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鉴定、多糖的营养评价提取及功能等方面,为野生牛肝菌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手段将野生牛肝菌鉴定为皱皮疣柄牛肝菌(Leccinum duriusculum),为伞菌目,牛肝菌科,疣柄牛肝菌属;分离得到12株内生真菌共涉及10个属,12个种,同源性达到99%以上的有7株,同源性小于99%的菌株有5株,其中,疑似新种的有2株。(2)通过对皱皮疣柄牛肝菌的营养成分测定得出其富含糖类,总糖含量(57.57%)是橙黄疣柄牛肝菌(10.11%)和黄皮疣柄牛肝菌(10.35%)的5倍,是暗褐网柄牛肝菌(2.64%)的20倍;矿物质元素中Ca(670mg/kg)含量是红牛肝菌(11mg/kg)的60倍,具有高钙的特点;共鉴定出40种挥发性成分中包含醇类物质(49.86%)、醛类(24.69%)、酮类(12.39%)、烃类(11.16%)、苯类(1.15%)、酯类(0.71%),其中,1-辛烯-3-醇、3-辛酮和异戊醛为皱皮疣柄牛肝菌的主要特征风味物质。(3)通过水提醇沉法提取皱皮疣柄牛肝菌粗多糖,并采用单因素和正交优化多糖的提取条件,确定出最优提取参数组合为:提取料液比1:30,温度80℃,时间3 h,在此组合下,多糖得率达13.36%。(4)采用乙醇分级沉淀的方法得到多糖组分LD-40和LD-80,两种多糖组分表现出不同的特性,其中LD-40的粘度及持水力均强于LD-80,各自水溶性分别为66.9%和74.9%,持水力为7.71g/g和6.16 g/g;两种多糖组分具有较弱的抗氧化能力,当多糖浓度达到10 mg/m L时,LD-80清除DPPH和OH-自由基能力达到48%和52%,LD-40清除DPPH和OH-自由基能力仅达15%和29%。(5)利用DEAE-52纤维素柱层析得到由蒸馏水、0.1 M Na Cl和0.2 M Na CI洗脱得到三个组分(LD-1、LD-2和LD-3)。其中,水溶性较强的是LD-1(61%),持水力较强的是LD-2(24.06g/g),紫外光谱表明三种多糖不含核酸和蛋白质,红外光谱表明三种多糖均含有糖类化合物,葡萄糖占比最高。单糖组成表明LD-1中单糖为葡萄糖、鼠李糖、果糖、阿拉伯糖,其中摩尔百分比最高的是葡萄糖。
其他文献
土壤理化性质是影响草地生态系统植物生长和土壤养分有效性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对于深入理解土壤-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现有研究发现,草地土壤理化性质受到地形、气候和植被等因素的影响,但这些研究多集中在这些因子对表层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的影响,不同土层理化性质对这些因子的响应是否一致仍缺乏探讨。基于此,本研究以新疆温性草原为研究对象,于2011-2013年对86个样地的不同土层
灰漠土是新疆北部主要农业土壤,其“白、板、干”的土壤低产特性使得氮肥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生物炭在低产土壤改良、作物增产、土壤污染环境修复以及温室气体减排等农业和环境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将生物炭与其他材料复合,改变生物炭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形成具有新性能与新结构的功能性生物炭材料。新疆棉花占全国种植面积的近八成,将棉花秸秆就地粉碎直接还田可能导致增加土传病害、影响下年耕作等负效应,而对其进
城市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为工业生产活动,而工业用地承载工业生产活动,因此估算城市工业用地碳排放量并研究工业用地碳排放驱动效应,是工业低碳绿色发展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乌鲁木齐市工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本文以乌鲁木齐市工业用地为研究对象,基于工业用地布局和工业用地碳排放量的时空演变特征,提出基于低碳发展的城市工业用地治理对策,得出以下结论:(1)乌鲁木齐市工业用地整体为“西南方向—西北方向—东北方向
<正> 徐××,男,28岁。主诉:口渴饮水已十六年。因麻疹后,口渴引饮,由小饮渐成大饮。一般冬天每日饮3.5~4.5斤水,夏天每天饮6~7斤水。曾多处求治,尿糖检查阴性,服降糖灵、注射胰岛素均无效。察其舌质干而无津,脉弦细,易汗出,尿多。诊断:消渴,肾阴虚弱、肺胃燥热。治疗:取肺俞(泻)、肾俞(补)、照海(补)、金津(出血)、玉液(出血),针刺5次后汗出、排尿次数减少,继续针刺5次
我国富煤、贫油、少气,能源结构依然以煤炭为主。目前为了提高煤炭的利用率,煤气化技术也在国内被逐年推广。但是煤气化产生的残渣不仅占据了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多不利影响,因此如何合理有效的处理气化残渣,成为现阶段的主流研究方向之一。研究表明,煤气化渣具有火山灰活性,这也证明其有替代水泥作为胶凝物的可能。煤气化渣中的残碳是抑制水化反应进程的主要因素,因此本文筛分出残碳含量较少且粒径大于等
<正> 一、论治“嘈杂”莫忘“消渴”嘈杂一症,大抵食已即饥,或虽食不饱,古人多按痰火论治,即《内经》所云:“胃热则消谷善饥”是也,然亦有因脾胃虚弱而致嘈杂者。消渴一症,有上、中、下三消之分。上消以善渴,中消以善饥,下消以小便如膏如油为鉴别。而嘈杂一症与中消之善饥有相似之处,如不详加分辨,则易致混淆,而贻误病机。嘈杂之善饥,多有泛酸嗳气,而巾消之善饥,多有口渴引饮,饮不解渴,多饮多尿为特点。余曾收治
小白杏(Prunus armeniaca L.cv.Xiaobai)是新疆特色水果之一,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感官品质,近年来成为新疆水果市场供不应求的佳品。但是,由于小白杏采后耐储差,质量降低快,极大影响了小白杏的市场价格和利润。目前,国内外的科研工作多集中在对小白杏采后单一贮藏的技术研究,而对采后使用结合保鲜贮藏的方法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因此,本课题以鲜食小白杏为原料,通过研究1-甲基环丙烯
地膜覆盖技术在“旱、寒”区域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农田残膜污染也成为影响区域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通过新疆地区(含兵团)140个样点地膜残留数据,问卷调查561份,土壤样品70份,研究了不同农田管理模式对农田残膜污染现状、地膜应用特征、地膜残留特点和地膜残留对土壤养分的影响;地膜削减途径中选取地膜替代技术,在加工番茄上开展全生物降解地膜对比试验,验证其替代的可能性,以期在新
分析天山北坡中段草地土壤侵蚀时空分布、预测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土壤侵蚀变化趋势以及土壤侵蚀影响因素,为天山北坡中段地区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修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研究以天山北坡中段草地为靶区,采用野外采样、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遥感反演与模型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整合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hinese Soil Loss Equation,CSLE)和生态系统过程模型(Biome-BGC model),
嗜盐放线菌由于其独特的生理特性和代谢机制,成为结构新颖、活性迥异的次生代谢产物的重要来源。当前,病原微生物抗药性不断增强,现有的抗生素及药物的研发中很难筛选到结构新颖、活性强的先导化合物,而盐湖作为微生物来源的极端环境之一,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本实验采集新疆达坂城盐湖淤泥,对盐湖放线菌进行分离与鉴定,并结合拮抗活性实验筛选出具有生物活性的菌株,分离活性菌株的次级代谢产物,测定其结构并检测其抑菌和抗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