挠性卫星姿态机动及太阳帆板振动抑制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IN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航天任务复杂性与多样性增加,在对地观测、跟踪指向等场合对挠性卫星大角度姿态机动性能以及跟踪指向的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在此背景下研究了挠性卫星大角度机动姿态控制及稳定算法,并针对机动过程中挠性附件的振动抑制设计了控制方案。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选取姿态四元数作为姿态描述参数得到相应运动学方程,并建立了挠性卫星全星动力学模型,基于挠性卫星运动学与动力学模型进行控制器设计。由于挠性卫星姿态动力学方程相互耦合,本文的总体设计思路为:将卫星姿态机动与挠性太阳帆板振动解耦,从而将其分解为两个系统,针对解耦后得到的两个系统分别独立设计姿态控制器与挠性附件振动抑制控制器。首先利用变结构思想对耦合的挠性卫星姿态机动方程与太阳帆板振动方程进行解耦,将两者之间的耦合项视为干扰,并在该干扰与外部干扰力矩存在的情况下针对姿态控制系统设计了理想的滑模变结构控制器;针对该理想滑膜变结构控制器引入的抖振问题,修改控制器使其连续化,使系统进入“准滑模”状态,此时,系统运动点将收敛于一边界层内。文章给出了边界层厚度与控制器参数间的数学关系,通过对控制器参数的选择将使系统最终满足期望的精度,以此保证系统能满足控制精度又消除抖振。针对挠性卫星转动惯量往往时变且难以获得,外部干扰力矩边界难以确定且其估计值往往具有较大保守性的问题,引入自适应控制律设计了自适应滑模控制器。该控制器不需要卫星转动惯量,并可通过自适应律对外部干扰边界进行估计;此外,仍在该前提下进一步考虑执行器输出饱和与故障,建立相应的执行器输出饱和与故障模型进行控制器设计,保证了该控制器在执行器输出饱和及故障时姿态控制系统的稳定性。针对姿态机动过程过程中及结束后太阳帆板的振动问题,基于解耦后得到的太阳帆板振动模型设计了振动抑制补偿器:将卫星本体运动耦合项视为干扰,基于压电元件对挠性太阳翼前4阶振动模态设计了正位置反馈主动振动抑制补偿器,通过分别增加各阶振动模态的阻尼抑制振动,取得了良好的振动抑制效果。
其他文献
本文的工程项目背景是:某电力公司的电力电缆管理系统,在一般的MIS系统不能很好地满足用户需求下,系统引入了GIS技术,这种图形和数据相结合的新技术实现了系统的各项功能。但
人脸检测及跟踪是属于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作为人脸信息处理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在基于内容的图像与视频检索、视频监控与跟踪、视频会议以及智能人机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工程建设全面实行招标与投标制已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实行招标投标制已成为项目投资概算是否能控制得住的关键措施之一。但现
针对工业生产中广泛存在的时变大滞后过程,提出了两种新的控制算法:其一为基于智能单神经元PID的Smith预估控制策略,并证明了其内模结构;其二,吸收模糊控制及仿人智能控制各自的优
电导测试技术是利用溶液的成分和电导率之间具有一定关系的特性来分析介质溶液的特性及其规律性的测量方法,其中由于电极电导率测量法采用的电极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测量范围广,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对电极电导率法进行了研究。 作者在参阅国内外大量相关参考文献的基础上,从电导测试技术的原理性研究出发,详细分析了采用交流激励的传统电导测试系统所面临的种种问题,提出并研制了一种基于双极性脉冲
移动机器人的研究和开发近年来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人们要求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能够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而自主的采取相应措施的能力也越来越强。因此,作为机器人智能的一
液压伺服系统是控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被控对象(液压振动台)具有负载压力和额定功率相当大的特点,因此要求传输和控制的功率要相当可观;而且它还具有数学模型阶数
随着航天事业的高速发展,卫星结构不断趋于复杂化,卫星对其控制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精确度的要求日益严格,对其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挠性附件的存在复杂化了卫星的结构,增加了
大学生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我匡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要为社会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对大学生综合
本文对智能复合真空计进行了研究。本系统将用于低真空测量的ZJ-53B型热偶规和用于中真空测量的ZJ-10型电离规复合使用,并实现智能控制。该系统中使用的热偶规传感器具有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