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森林资源资产化经营的开展和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天然异龄林资产评估将日益活跃。在分析总结天然异龄林生长经营研究和资产评估概况的基础上,利用可拓学和云模型等的理论与方法,对天然异龄林资产核查的起测直径、收益现值法择伐周期的确定、市场比较法比较因素的合理修正及可比案例选择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天然异龄林资产评估的改进技术。主要结论如下:(1)天然异龄林资产评估作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组成部分,其评估中的信息不对称表现与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信息不对称拥有共性。天然异龄林林分生长结构复杂多样,其管理经营上有严格的政策保护,木材经济效益与人工用材林相比较差,且相关评估参数指标和经营数表难以获得,加剧了天然异龄林评估的信息不对称,是天然异龄林评估市场“柠檬化”的主要原因。(2)研究和确定天然异龄林评估资产核查的合理起测直径,指出只要能保证平均每厘米起测直径升幅的蓄积量平均误差足够小,即可适当提高起测直径;建议天然异龄林资产核查时,林分平均胸径水平在14cm以下,起测直径可提高至7cm阶;林分平均胸径在14cm及以上时,起测直径可提高至9cm,若林分平均胸径水平较大,起测直径甚至可考虑提高至10cm。(3)对蓄积量法确定择伐周期的公式进行了推导改进,公式中待定参数仅有林分蓄积量水平和择伐强度两个参数。评估中这两个参数很容易根据待估林分小班情况取值,克服了以往评估中主观确定择伐周期的不足,提升了评估测算的客观性和科学度;并根据改进后的公式编制了择伐周期二元速查表。此外,提出利用可拓聚类预测法来计算动态生长率、确定择伐周期,经检验该法行之有效,为收益现值法评估择伐周期的确定又提供了一技术途径。(4)对天然异龄林市场比较法的比较因素修正和可比案例选择两个关键环节进行了改进和完善。实现了树种组成、径级结构、地利等级等难以量化因素的定量修正调整,分别提出了具体、有效的修正技术。引入可拓优度评价法、改进海明距离法和集对多元联系数法进行可比案例的选择评价,有利于比较案例选择的定量化和规范化,提升评估实务的科学性和客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