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使得城市下垫面改变,造成各种气候问题。导致了一系列暴雨、干旱、飓风等气象灾害,对人类的生命安全与活动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如何在满足城市扩张的需求下,避免其建设引发的各种城市气候问题,是我们现阶段城市规划面临的重大挑战。近年来,国内虽然出现了大量有关城市气候的研究,但真正对城市规划提出具体建议的较少,难以在实际城市规划建设中推广与应用。随着社会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于城市的环境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希望城市空间在满足功能和美观的基础上还要满足安全性、健康性、舒适性的需求。因此,城市规划设计的内涵不断的扩充,与城市生态、城市气候等学科的交叉研究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现阶段城市气候的研究通过跨学科平台的搭建,已经逐渐弥补城市规划人员对气候学考虑缺失,通过图形化的简单表达方式将多个学科的语言转译出来。本文的研究面向切实的城市气候问题,针对“城市气候”、“城市空间形态”与“城市生态”相互作用关系进行研究,搭建出集城市气候学、城市生态学和城市规划于一体的交叉学科理论框架。将气候学、生态学和城市规划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联系实际的城市人居生活,实现多学科的交流与融合。通过综合分析气象、气候、生态、规划用地性质等因素,实现深圳气候区划研究,为深圳空间规划提供建议。本文主要从城市气候与城市空间及城市生态的关系入手,明确三者的相互影响机制,以人体热舒适为主要的评价标准,进行深圳城市气候研究分析,对深圳进行气候单元的划分和气候区划。本文将从理论、技术方法以及与规划应用结合三方面对深圳城市气候问题进行研究。首先,阐明城市环境气候区划的原则、过程、内容等基础理论,确定深圳城市环境气候区划的框架。然后,介绍深圳的地理、气候、空间、生态环境概况,并完成深圳基本信息与现状下垫面物理特征分析;随后,在此基础上提出深圳气候区划方案,逐区介绍深圳市现有气候情况,最后在整体与分区两个层面上提出深圳城市气候规划建议,为深圳城市更新提供导则与指引,切实的解决深圳的城市气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