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磨削是当下应用最广泛的精加工方法,在镍基合金关键零部件的加工中有着无可代替的作用。为减少磨削时因高温而产生的砂轮磨粒磨损和脱落,以及工件裂纹和烧伤等现象,利用断续磨削与内冷却技术来提高供液效率,采用纳米流体以增强磨削液的换热性能。此外,还设计了磨粒族叶序分布以增强磨削液在磨料区的流动性,从而改善砂轮堵塞现象。本文结合内冷却磨削、断续磨削、叶序分布和纳米流体等技术,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分析了复合纳米流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航空高温合金薄型零件高压内冷却形性协同磨削研究》(项目编号:51975504);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航空发动机薄壁零件高压内冷却磨削工艺基础研究》(项目编号 18A07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磨削是当下应用最广泛的精加工方法,在镍基合金关键零部件的加工中有着无可代替的作用。为减少磨削时因高温而产生的砂轮磨粒磨损和脱落,以及工件裂纹和烧伤等现象,利用断续磨削与内冷却技术来提高供液效率,采用纳米流体以增强磨削液的换热性能。此外,还设计了磨粒族叶序分布以增强磨削液在磨料区的流动性,从而改善砂轮堵塞现象。本文结合内冷却磨削、断续磨削、叶序分布和纳米流体等技术,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分析了复合纳米流体磨削液的导热和粘度特性,基于有限元仿真设计制备了不同磨粒族叶序分布砂轮,并开展了GH4169合金磨削试验,以探究叶序分布参数及冷却润滑介质对其磨削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分子动力学仿真模拟了水基ILs-MWCNTs/Mo S2复合纳米流体在不同温度下的导热率与粘度,获得了导热率与粘度随温度变化关系,并用于后续有限元仿真中磨削液的导热率和粘度参数设置;然后,通过热常数分析仪与旋转粘度计测得了复合纳米流体的导热率和粘度,以验证模拟方法的可靠性。进一步地通过接触角测量仪,研究了不同温度下复合纳米流体导热率和粘度变化对其在工件上的铺展性能的影响。(2)基于叶序理论,对磨粒族叶序分布进行了设计,建立了内冷却开槽砂轮磨削区的流场模型,基于流场仿真确定了磨粒区中心与磨削液出口处的相对位置;仿真探讨了叶序系数k、磨粒族直径d和砂轮半径R对磨削液在磨粒区流动性能的影响规律,获得了磨削液的流线分布图,并提取了流过磨粒区的有效流量,以有效流量作为评价标准对叶序分布参数进行优选。(3)建立了磨粒族叶序分布的内冷却开槽砂轮磨削区温度场模型,根据温度场分析了不同叶序分布及冷却润滑介质对磨削液在磨削区换热性能的影响规律。提取了经磨削液换热后的磨削区温度分布云图,并利用牛顿冷却定律计算了分别采用两种冷却介质的换热量。通过电镀方法完成了磨粒族叶序分布磨料环的制备,并利用超景深显微镜对其表面形貌检测分析,以保证所制备的磨粒环符合工艺要求。(4)针对所设计的磨粒族叶序分布砂轮,搭建了内冷却磨削加工试验平台,并基于单因素试验方案开展GH4169合金磨削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相比常规有序排布,叶序排布磨粒族能够有效增强磨削区换热性能,改善加工质量;相比于传统磨削液,复合纳米流体可有效降低磨削温度,提高表面质量。
其他文献
民航飞机根据4D航迹飞行是从起飞、爬升、巡航、下降、着陆全阶段进行空间三维和时间维度的精细化控制,而基于4D航迹的运行将是未来空管系统的核心运行概念。空中交通情况复杂多变,飞机的轨迹会受到天气、管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在实时系统中,如何充分利用飞机的位置和状态信息做出快速有效的分析和预测,为系统或管制员提供实时的参考信息,已成为该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随着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的推广,各飞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社会对超大数据量计算的需求越来越大,传统的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结构以串行的方式进行信息处理,很多情况下,难以满足现在的需求,类脑计算也因此成为研究热点。类脑计算本质上是对生物神经网络结构进行模拟和借鉴,而脉冲神经网络由于其网络结构与生物神经网络相似,因此成为类脑计算的重点研究方向。作为类脑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脉冲神经网络主要通过突触前后脉冲之间的时间差来修改权重,即STDP
汽车轻量化是全球面临的共同问题,而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是实现汽车轻量化结构化的重要替代材料,传统的以小丝束为代表的CFRP已广泛应用于F1赛车、宝马i3和i8等高端车型,而碳纤维相对高昂的价格却极大地限制了其在中低端车型上的使用,解决的重要途径是采用更具成本优势的大丝束碳纤维。然而,大丝束碳纤维中单束纤维丝过多通常易导致束内展纱效果不好,在液体成型时存在纤维束内浸润缓慢,易产生气泡
随着经济建设和城市化建设的飞速发展,高强度暴雨日益增多,城市不透水比例加大,且城市部分区域排水系统设计标准较低或老化,国内外许多城市内涝灾害频繁出现,严重影响城市居民生活生产和工农业生产。因此,研究区域降雨径流规律、管网排水能力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价值。运用计算机技术建立准确的城市雨洪模型可以仿真模拟城市研究区域中降雨径流过程、管网汇流过程等,有助于评价城市防洪能力,完善城市雨洪管理机制。宿
改革开放后苏州经济快速发展,城市中不断涌入外来人口;古城保护事业起步并不断推进,苏州古城面貌持续改善。古城坊院空间居住环境略差,房租便宜,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租住,他们的日常生活不断影响古城坊院空间,成为古城保护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一种现象。本文通过调研古城坊院空间中不同主体的日常生活,对传统生活、本地租户和外乡租户的日常生活进行呈现与分析,对外乡租户耦合坊院空间的路径和矛盾进行梳理和总结,探究其中的问
“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概念的相继出现,吸引各个城市争相加入建设智慧社区的热潮中。然而,随着中国科技飞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推进,社区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社区用户的服务需求也越来越个性化。但目前我国对于公共信息服务的研究大都聚焦于政府和图书馆等机构,社区内提供的公共信息服务相对薄弱,这就要求智慧社区要加快对传统公共信息服务的转型升级,提升其公共信息服务质量,以更好地满足社区用户日益增长的公共信息需求
金属叶片、飞机蒙皮等复杂金属曲面测量领域中工业中常用的测量方法有:摄影测量、双目立体视觉和结构光技术。上述方法基于光的亮度信息,当待测构件表面存在高反光区域时,会造成拍摄图像的过曝,从而导致测量数据在高反光区域出现空洞和不连续。针对这种现象,本文提出来一种融合光的偏振信息的三维测量方法,该方法通过将面结构光三维测量技术和偏振成像技术有机的结合,利用面结构光三维测量技术得到的带有空洞的点云数据和偏振
滚动转子压缩机具有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及安全可靠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家用空调、冰箱以及商用制冷设备等,但其振动噪声较大。深入开展滚动转子压缩机振声特性的研究,探讨压缩机振声建模方法,对于研制低噪声滚动转子压缩机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与指导意义。本文以某类型滚动转子压缩机为研究对象,在深入研究压缩机复杂结构FE-SEA混合建模参数获取方法、混合建模影响因素等关键问题的基础之上,建立了压缩机FE-SEA混合
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学习理解科学史内容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实施建议的部分提出要重视科学史与科学本质的学习。并且在最新一轮的生物学教材编制中增加了更大篇幅的科学史内容。由此看来,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挖掘科学史的价值是十分必要的。根据文献研究发现,科学史教学情况是不容乐观的:教师和学生都不愿意花费额外的时间去学习理解科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