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信社是农村金融发展的主力军,农信社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金支持。陆良县农信社也不例外,它对陆良地区“三农”政策的实施贡献巨大。鉴于其对农村发展的巨大作用,我们有必要保持陆良县农信社的良好发展。近些年,虽然陆良县农村信用社的各项业务平稳增长,但是随着农村金融市场的逐步放开,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目前,陆良县有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曲靖市商业银行等8家金融机构,这对陆良县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来说是极大的威胁。为了适应市场的发展,陆良县农村信用社想要继续领跑农村市场,提升信用社经济效益,必须对现有的经营绩效进行评估,然后在此基础上研究适应陆良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模式。除了现实的必要性,本文还对国内外学者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研究,发现有关农村信用社的研究较多,既涉及农村金融理论方面的研究,也涉及具体的农村信用社经营绩效、风险应对等方面的研究。但是,很少有学者将经营绩效评估与发展模式结合起来研究。此外,不同学者的研究角度及侧重点的不同,使得他们研究的结论对云南省县级农村信用社不一定具有现实的指导性。因此,本文选取云南省陆良县农村信用社作为研究对象。 陆良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绩效的评估主要利用Yaron模型,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发现从覆盖面指标看,陆良县农村信用社的覆盖面不断扩大,不论是服务的广度、深度还是服务的质量,都得到了大幅的提高或改善,尤其在存款、贷款和农业贷款的规模方面。从可持续性指标看,陆良县农村信用社的补贴依赖指数2012-2015年的值波动上升,2013年的值为-0.91,除2013年值为负数外,其他年限的值都为正数,如2012年的为0.17,至2015年该值达到最大值,为0.81;最近两年SDI值逐渐下降,2016年的为0.56,2017年的值为0.46。SDI值逐年下降表示陆良县农村信用社对国家财政资金支持的依赖程度下降了,由此可以看出它有了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但是样本时间段内,特别是最近几年的趋势说明陆良县农村信用社还一定程度的依赖补贴。就财务绩效来说,陆良农村信用社近些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管是资本的安全性、流动性, 还是盈利性,2017年比2012年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是,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而且还有很多方面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 鉴于此,陆良农村信用社需要对自身的发展模式进行谨慎的考量,以适应内外部环境的改变。通过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让它在经营绩效上取得较大的提升,从而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获得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于陆良农村信用社发展模式的选择,本文主要利用对比分析法。通过对现有合作制模式、农村商业银行模式和股份合作制各自优缺点的分析。再基于陆良农村信用社的宏观方面激烈的竞争环境及自身经营绩效不太理想等因素,本文发现陆良农村信用社适合采用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模式。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模式可以让陆良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绩效有一个较大的提升,从而有利于其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最后从市场定位、组织架构、业务创新这三个方面说明了陆良农村信用社发展模式可以改进的具体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