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濉溪明清酿酒作坊群遗址的价值挖掘 ——基于窖池窖龄、酿酒要素的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1j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酿酒在我国由来已久,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古代酿酒问题的研究对我国文化遗产的传承具有重要价值。在安徽地区现代名酒辈出,然而皖北乃至华东地区鲜有相关大型古代遗址发现。2018年,安徽省淮北市濉溪长丰街明清酿酒作坊群遗址的发现彰显了我国古代酿酒业的辉煌,其分布面积是迄今发现全国最大的,这是我国又一重大考古发现。本研究以该酿酒遗址为研究对象,从窖池窖龄及相关酿酒要素出发,对该酿酒遗址的窖池相对使用时长、窖泥残留有机物组成特征、遗址房池功能及疑似曲块遗存鉴定等多个方面进行价值挖掘,这为其他同类型酿酒遗址的研究提供了借鉴。遗址窖池相对使用时长方面,从遗址窖泥的水分、pH值、无机元素、有机质等非生物因素及微生物多样性、功能菌消长变化等生物因素出发,结合现代在用窖泥性质与窖龄之间关系,探讨遗址窖泥与现在用窖泥的性质差别,提出适用于判断遗址窖池窖泥的“示龄因素”。在了解窖泥的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等信息的同时,得到酿酒作坊群遗址中窖池的相对使用时长信息。这可结合考古中的相对年代信息,为深度研究该窖池群的使用发展状况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窖泥残留有机物方面,以正己烷为提取溶剂,利用快速溶剂萃取仪与GC-MS等技术提取检测窖泥中残留有机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生土及窖泥系列样品中的40种有机物进行分析,同时根据官能团信息对样品中有机物进行分类,综合比较了生土样品、现代口子窖酒厂窖泥及濉溪酿酒作坊遗址窖泥样品的有机物组成特征。研究发现,窖泥样品中有机物组成与生土相差较大,应是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活动所致;同一地域的现代在用窖池、同样经历废弃的窖池与遗址窖池窖泥的有机物组成特征存在相似性,这可能是酿酒作坊共同处于淮北这一相同的酿造大环境中,在酿酒过程中使用了相近的酿造工艺、原材料所致。同时窖泥样品间也存在明显差异,这说明了窖池窖泥的有机物组成特征也可能会因为窖池的使用时长、废弃过程等不同而不同。这为探讨淮北地区及其他区域酿酒作坊窖池窖泥的有机物组成特征提供了借鉴。酿酒要素方面,通过植硅体分析,确定了遗址中的植物遗存种类有大麦、小麦、水稻叶片、芦苇等。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工艺、文献记载及遗存发现位置等信息,判断了该遗址中一房一池的功能。C19为曲池,F12为曲室,分别存放过酱香型大曲和清香型大曲。此外,濉溪酿酒作坊群遗址中有一类发白的块状遗存,颜色与现代酒曲颜色差异大,但形状相似,考古推断是堆积的曲块,但缺乏科学证据。本研究对该遗存进行微生物种群分析,发现了大量曲中常见的微生物。由此确认,该遗存为酒曲。这为进一步了解该遗址的酿酒要素使用状况及疑似酒曲物的鉴定提供了思路,也为同类型的酒遗址及酒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其他文献
面对愈发严峻的就业形势与压力,大学生将传统的就业观抛弃,充分利用高等教育优势与国家政策,参与社会创业,为社会增添更多的就业机会,对于个人或社会,都会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2004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其中明确“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必要性,同时将“深化农村改革”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方式来抓,深入农村创业逐渐大学生就业的一种流行趋势。在享受种种政策利好的
在时代的潮流中,多种音乐文化在不断的碰撞与发展,带给人们新的感官享受。其中河南豫剧与民族声乐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两者在保持自身的同时,相互碰撞、相互借鉴融合,使其都能更好的与时俱进,并为各自的创新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拓宽了我国艺术的发展空间。本文以作品《没有强大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为例,从四个部分展开对河南豫剧与民族声乐的碰撞分析。第一部分简要概述豫剧与民族声乐;第二部分阐述豫剧与民族声乐是怎
绘本,以其画面丰富生动,语言简练有趣的特点,近年来备受家长与孩子们的青睐。画面与文字相结合讲述精彩的主题故事,其中还蕴含着丰富的哲理。随着许多教育者将绘本逐渐引入课堂中,绘本于写作教学而言的价值逐渐引起重视,许多教师表示可借助绘本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但在实际的调查中发现,选择绘本来进行写作教学的情况很少。教师没有闲暇时间静心研究绘本,教学任务紧,也不能抽出时间进行绘本习作教学。还有一些教师则认为
学位
全面发展是新时期社会给学生教育培养提出的新的挑战,而学校班级作为学生教育培养的重要阵地,已然成为了当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突破口,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探索全新的班级管理方式就显得至关重要。中共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以教育强国的建设作为支撑,要求能切实将教育事业置于国家建设发展的优先位置,构建现代化的符合民众需求的教育。中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对社会乃至民族综合实力
公共价值是公共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但是由于公共价值研究引入我国的时间尚短,且由于这一概念的抽象性和复杂性,目前对它的研究主要以思辨性和理论性的探讨为主,而与我国当前的国情以及政府公共行政实践相结合的实证研究较为缺乏。公共价值的实质是公民偏好的集体表达,是政府与公民及利益相关者合作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具体变化而不断发展。因此公共价值的确定和创造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历届政府对公民需求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日粮中添加大黄素和酪酸菌对罗氏沼虾生长,生理、抗氧化和抗应激的影响。配制9种实验日粮,设计3x3的双因素试验,分别包含3种大黄素水平(0,25和50 mg/kg)和三种酪酸菌水平(0,250和500 mg/kg,2X10-7 CFU g-1)。实验饲料配比为:0/0,250/0,500/0,0/25,250/25,500/25,0/50,250/50和500/50(酪酸菌/大黄素)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镇化率的不断提升,环境污染的问题也变得更加严峻,特别是各大城市的大气污染问题。为了能够为改善我国的空气质量提出有效的措施,本文以2008—2018年我国31个主要城市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基础,从全国和城市异质性两个视角建立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模型以及空间误差模型来分析经济发展(人均GDP)、空气质量污染指标(NO2浓度)和公共交通(公共汽电车运营数)对空
电子音乐与电影交响都曾作为主角在电影配乐舞台上荣耀登场,伴随着时间与技术的变迁,为了能够让观众更为深刻地了解和认知电影内容,两者也逐渐改变了最初的使用初衷,日渐交互(电子与管弦之间的优势融合和劣势互补),新的声音为电影题材创新与影片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给观众带来惊喜观感体验的同时悄然形成全新的电影配乐制作模式。然而无论是在电子听感要素之中融合传统管弦乐相的形式,还是在传统管弦乐之中加入电子听感要素
边疆贫困地区的人才发展问题是新时代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研究云南边疆贫困地区的人才困境,并从政府治理现代化的视角,因地制宜地提出对策建议,对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云南边疆贫困地区人才振兴和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了云南边疆贫困地区的Y、R、L三县的人才发展情况进行个案分析,运用统计分析软件对其数据进行了分析和处理,并对其人才发展趋势进行了交互分析。结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