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皮石斛的“药材”定位研究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leche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石斛药材几乎都是应用野生资源,现在市场应用以棚栽品为主。据课题组野外实地考察,野生品与棚栽品存在较大差异,野生品因多年生长,一年、二年、三年采收茎及以上(为后文作图与写作方便,以三年采收茎表示)的茎条又有明显不同。古籍有很多关于石斛性状、药用选用与功效主治的记载,但未明确石斛的药用年限。经课题组考证,唐、宋时期记载的石斛主要是指铁皮石斛或霍山石斛。因霍山石斛价格昂贵,故选用了铁皮石斛。《中国药典》中铁皮石斛的药材部位为干燥茎,未明确具体生长年限。课题组前期开展对组培和棚栽铁皮石斛的特征指纹图谱、黄酮类特征指纹图谱、水溶性与盐溶性多糖、降解多糖等研究,其中有“以广南为佳”的广西铁皮石斛的实证考察,内容包括大量的文献考证广西产的铁皮石斛为道地药材、对广西不同产地的二十多批铁皮石斛(棚栽与仿野生种植)进行了质量评价,但未对同产地不同生长年限的仿野生铁皮石斛进行研究。因此,本研究针对广西桂平的仿野生种植的铁皮石斛(一、二、三年采收茎)进行质量评价与体外活性初探,确定铁皮石斛药用年限,即对其进行“定位”研究,为铁皮石斛的开发与应用、栽培模式的选用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目的:对本草文献进行考证,力争阐明古人药用石斛的具体部位和优良石斛的品质;分析仿野生铁皮石斛(一年、二年、三年采收茎)的质量,比较它们多糖含量、单糖组成、粗多糖分子量以及特征指纹图谱的差异;再进一步比较仿野生铁皮石斛(一年、二年、三年采收茎)粗多糖、醇提物体外抗氧化、抗肿瘤活性差异;通过以上比较,探讨一、二、三年采收的仿野生铁皮石斛的成分与活性差异,最终确定铁皮石斛的药用生长适宜年限。方法:1.利用主流本草、医术史料和地方志对石斛的药用部位、品质标准和功效进行考证。2.利用传统鉴别方法对仿野生铁皮石斛进行性状鉴别;苯酚-硫酸法检测仿野生铁皮石斛药材(一年、二年、三年采收茎)的多糖含量。3.利用HPLC法对一年、二年、三年采收的仿野生铁皮石斛的粗多糖(GPC1、GPC2、GPC3)进行单糖组成分析和对其醇提物进行特征指纹图谱比较。4.利用ELSD-UHPLC检测GPC1、GPC2、GPC3分子量。5.检测一年、二年、三年采收的仿野生铁皮石斛的粗多糖、醇提物(GPE1、GPE2、GPE3)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对DPPH-、OH-和Cu2+清除率)差异。6.MTT法检测仿野生铁皮石斛粗多糖与醇提物对Hela、Hep G-2、SGC7901、A540、B16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荧光染色法和q RT-PCR检测对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7.GC-MS法分析一、二、三年采收的仿野生铁皮石斛初级代谢产物。结果:1.本草记载石斛使用部位茎,需“去根”、“去苗”和“去稍黑”;生境和产地,石斛以“生石上者”、“以广南者佳”;石斛品质以“折之有肉中实”、“石斛短而中实、木斛长而中虚”、“铁兰则色青黑、至肥泽多脂则以铁兰为佳”为好;功效有“补五脏虚劳”、“补肾”等。2.传统鉴别方法结果显示,仿野生铁皮石斛的茎与古籍记载的野生石斛的茎长相似。一、二、三年采收的仿野生铁皮石斛药材多糖百分含量分别为:51.57%、35.30%和33.51%;一、二、三年采收的仿野生铁皮石斛粗多糖的平均分子量分别是:2 148k Da、1 450 k Da和1 688 k Da;GPC1、GPC2和GPC3的甘露糖与葡萄糖峰面积比值分别为:6.48:1、7.12:1、10.80:1;初步探索三个仿野生铁皮石斛80%乙醇提取液的特征指纹图谱,结果显示图谱峰多、复杂。3.仿野生铁皮石斛的粗多糖溶液清除DPPH自由基的百分率范围为71.73%~87.01%;粗多糖对·OH-清除能力为:GPC3>GPC2>GPC1;粗多糖对铜离子还原力弱。4.粗多糖对Hela细胞的抗增殖作用总体趋势为:GPC3>GPC1>GPC2;高浓度粗多糖溶液对Hep G-2细胞作用48 h:GPC1<GPC2<GPC3,低浓度表现差异不明显;对SGC7901的抗增殖作用GPC3较GPC1、GPC2效果佳;对A549、B16细胞的活性抑制效果GPC1比GPC2、GPC3差。粗多糖溶液可诱导Hela细胞产生染色体皱缩、凋亡小体和细胞核破碎等凋亡形态特征、诱导Hela细胞凋亡和上调caspase-8、p38等m RNA。5.仿野生铁皮石斛醇提物溶液在0.5 mg/m L、1.0 mg/m L浓度水平,对·OH-的清除率均为:GPE3>GPE1>GPE2,在5.0 mg/m L浓度水平,对·OH-的清除能力为:GPE1>GPE3>GPE2;对铜离子的还原能力为:GPE1>GPE3>GPE2;相同年限不同浓度的醇提物样品对DPPH自由基的影响不大,在2.0-5.0 mg/m L浓度水平对DPPH自由基清除趋势是:GPE1>GPE3>GPE2,清除率比阳性药Vc的清除率高。6.仿野生铁皮石斛醇提物对肿瘤细胞[GPE(PBS溶,再用培养基稀释)、GPED(先加DMSO助溶,再用培养基稀释)]对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为:GPE1<GPE2<GPE3;对Hep G-2细胞抗增殖影响:125-500μg/m L:GPE1、GPE2>GPE3;对SGC7901细胞的抑制影响:GPE2、GPE3较GPE1好;对A549细胞,GPE2的抑制效果较GPE1、GPE3好;对B16黑色素瘤细胞,GPE溶液在62.5-1 000μg/m L浓度水平分别作用细胞48、72 h,GPE2、GPE3溶液对B16的抑制效果比GPE1好。GPED溶液促进Hela细胞凋亡:GPED3>GPED2>GPED1,诱导Hela细胞形态改变。7.一年、二年、三年采收的仿野生铁皮石斛新鲜茎的甲醇提取物衍生化后进行GC-MS检测,与GC-MS质谱谱库进行匹对分析,结果显示GC-MS检测出仿野生铁皮石斛含单糖、氨基酸等成分134个,其中化合物个数:一年采收茎>二年采收茎>三年采收茎。结论:1.古代药用石斛使用的部位是“茎”,需“去根”、“去苗”、“去稍黑者”——弃嫩芽与年限过老的黑茎,“折之有肉而实”、“短而中实”,提示“茎”富含多糖,且野生的茎较短。2.仿野生铁皮石斛药材(一年、二年、三年采收)的茎与古籍记载的野生石斛相似;多糖含量符合《中国药典》的规定;茎粗多糖平均分子量:一年>三年>二年,粗多糖的甘露糖、葡萄糖峰面积比值随着生长年限的延长,比值越大。3.仿野生铁皮石斛的粗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有一定差异,实验结果显示,GPC3的抗氧化最佳;三个粗多糖溶液分别作用于Hela、Hep G-2、SGC7901、A549、B16肿瘤细胞,发现均有一定的抑制细胞生长影响,其中效果最强的是GPC3。4.仿野生铁皮石斛80%乙醇提物的抗氧化活性总趋势:GPE1>GPE3>GPE2,对肿瘤细胞Hela、Hep G-2、SGC7901、A549、B16细胞具一定的抗增殖作用。综合古代文献,以及粗多糖、醇提物的抗肿瘤、抗氧化活性,仿野生铁皮石斛一年、二年、三年采收茎均具有一定的功效,可用于日常养生,针对治疗作用,尤其辅助治疗肿瘤似以三年及以上者为好。
其他文献
生本教育指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在以生本教育为背景开展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真正的学习主体,而教师所发挥的作用与价值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实现主动学习、高效学习。这与我国当下强调的素质教育十分契合。因此,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基于生本教育理念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至关重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各式各样的软件的规模越来越大,功能也越来越复杂。往往单一团队难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复杂软件系统的开发与测试工作。为了加快软件的研发,需要不同地域的不同团队共同协作来完成,即软件协同开发。由于不同的团队可能使用不同的开发与测试工具,这些工具生成的数据格式往往也是不一致的,而且也没有统一的数据集成接口。因此,在软件协同开发过程中将面临着数据格式不一致、数据集成接口不兼容等问题,
目的:探讨姜黄素及其联合PD98059对NF-КBp65、AKT信号通路在胃癌细胞内表达的影响及其抗胃癌的潜在机制,同时也为治疗胃癌的药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应用cck8法检测不同作用时间,不同作用浓度的姜黄素对胃癌MGC-803细胞增殖的影响情况;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测定在同一时间,不同浓度的姜黄素作用后胃癌MGC-803细胞凋亡水平的变化情况;应用Western blot印迹半定量法考察姜黄素及
二维二硫化钼是一种过渡金属硫化物,自身具有优异的电学与光学特性,与其他二维材料构成的范德华异质结可作为光催化材料,有效抑制光生载流子复合。近年来,通过3d过渡金属元素掺杂到Mo S2中来诱导全解水催化反应的研究少有报道,本文将选取过渡金属元素Co、Fe掺入单层Mo S2及其相关异质结,探究能否进一步提高材料的光催化效率,改善光催化反应中析氢与析氧反应不平衡的现象。论文以第一性原理为基础,对单层Mo
化学机械抛光(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CMP)是用于制造半导体芯片和电子器件中的多层互连的最广泛的技术,可提供具有全局亚纳米尺度平面化的材料表面。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技术节点不断下降到22 nm以下,对器件平坦化的要求越来越高。金属钌(Ru)具有高电导率、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可以作为与Cu互联的阻挡层和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中的底部电极。氧化锆(ZrO
目的:通过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相关胃病不同证候及不同病理阶段胃黏膜COX-2蛋白表达的检测,探讨Hp相关胃病(Hp-related Gastric Disease,HPGD)胃黏膜从良性-恶性演变过程中证候及胃黏膜病理改变与COX-2蛋白表达的关联,从该蛋白定性定位角度分析HPGD中医证候的本质。方法:1.本研究样本来源于课题组成员2012年9月-2017年
目的:本研究在广泛调研文献的基础上,抓住多媒体快速发展的特点,以系统论为落脚点,提出低位直肠癌的中医多媒体医患沟通系统概念,构建低位直肠癌中医多媒体医患沟通系统。方法:首先,结合系统论和医患沟通相关概念,建立低位直肠癌医患沟通系统理论模型,它是由以医务人员为主体的组织系统、以低位直肠癌的诊疗沟通内容为内容系统、以沟通方式为表现的运行系统构成。其次,构建各子系统的相关内容。组织系统主要由科主任、主刀
目的:1.建立准确、可靠的超高效液相与线性阱轨道离子阱组合高分辨质谱(UHPLC-LTQ-Orbitrap XL;LC-MSn)定性方法分析大鼠尿液中黄柏碱的葡萄糖醛酸结合物;2.从给药后大鼠尿液中分离制备黄柏碱的葡萄糖醛酸Ⅱ相代谢产物并鉴定其结构;3.建立准确、可靠、灵敏度高的液相-串联质谱(LC-MS/MS)法同时测定黄柏碱及其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在大鼠血浆中浓度;4.采用已建立的LC-MS/MS
目的:通过考察黑豆汁制何首乌及大黄素联用大豆苷元对肝肠转运蛋白及代谢酶表达的影响,并运用Ussing Chamber技术研究大豆苷元经肠粘膜的渗透情况,探讨黑豆汁制何首乌减毒作用机制。方法:1.何首乌及黑豆汁制何首乌对大鼠肝肠转运蛋白及代谢酶表达的影响考察大鼠随机分为空白(CON)组,生何首乌(PM)组,清蒸何首乌(PPM)组,生何首乌+黑豆汁(PM+BB)组,清蒸何首乌+黑豆汁(PPM+BB)组
目的:评估宫腹腔镜联合修补剖宫产瘢痕憩室术后58例患者妇科和产科结局。方法:收集自2014年7月-2019年3月于本市妇女儿童医院行宫腹腔镜下剖宫产瘢痕憩室修补术患者的病例资料,通过查阅病历资料、电话回访,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资料术后妊娠情况及分娩相关资料,最终58位患者纳入研究对象。主要观察指标:主要观察术前术后月经经期及周期;痛经、慢性盆腔痛、性交痛情况;子宫瘢痕剩余肌层厚度变化;子宫瘢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