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晶合金的葡萄糖传感用材料制备与性能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y2006115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准确有效地检测葡萄糖对从食品测试,发酵,生化,临床诊断到环境保护等许多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镍和铜等过渡金属及其氧化物的电化学传感器由于其低成本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已显示出其作为电化学葡萄糖传感器电极材料的潜力。本文采用合金熔体旋淬法制备了Ni、Ti、Cu基三种非晶合金系,以其作为前驱体,用不同的脱合金方法制备纳米多孔结构。采用SEM、XRD和TEM等表征手段对样品的表面结构和化学组成进行分析,通过循环伏安(Cyclic Voltammetry,CV)和计时电流(Chronoamperometry,CA)法研究了不同成分和结构的多孔材料在碱性溶液中对检测葡萄糖的催化氧化活性、稳定性和灵敏度。并研究脱合金后样品的多次循环伏安氧化对催化性能的影响,进一步探索电催化葡萄糖氧化过程中的活性物质。Ni64Zr36非晶合金脱合金后表面生成无定形态的纳米多孔镍锆氧(NP-Ni Zr O),多孔结构的孔径随着脱合金时间的的增加而增大。NP-Ni Zr O作为电极材料在检测葡萄糖方面表现出显著的性能,具有较短的响应时间(3s)和较低的检测浓度(小于2μM),其灵敏度高达3.19 m A·cm-2·m M-1。此外,在NP-Ni Zr O电极上进行了连续的原位电化学CV氧化激活,电极检测葡萄糖灵敏度提高到4.81 m A·cm-2·m M-1。XPS分析表明CV激活后的条带表面物质被进一步氧化,完全转变为NP-Ni Zr O。由双层电容测试可知电极的电化学活性面积(ECSA)增大,具有更强的催化活性。Ti49Cu30Zr21非晶条带在0.01 M HF中脱合金10min、20min、40min、2h和7h后表面逐渐晶化,主要以多孔Cu和韧带上生长的Cu2O晶体组成。随着脱合金时间的延长,腐蚀程度加大,Cu和Cu2O含量增加,条带表面的孔隙增多,呈现三维连续的纳米多孔结构。以脱合金20min、40min和2h的条带作为工作电极,在0.1M Na OH溶液检测葡萄糖的灵敏度分别为2.79 m A·cm-2·m M-1、2.93 m A·cm-2·m M-1和2.71 m A·cm-2·m M-1,检测范围达到了4m M。多次循环伏安会使脱合金后条带表面生成不同形态的纳米Cu O,并且检测葡萄糖灵敏度降低,这是由于条带表面的低价态Cu被全部氧化成Cu O,在检测时失去了原先Cu0和Cu+1被氧化时的氧化电流,只有Cu O催化葡萄糖氧化的电流,故检测同一浓度葡萄糖时电流衰减。Cu65Ti35非晶合金在HF中浸泡脱合金均能制得多孔结构,加入Ni后的(Cu65Ti35)0.97Ni0.03非晶合金耐腐蚀性提高。脱合金时间越长,条带作为工作电极催化葡萄糖氧化的峰电流密度越大,这是由于随着腐蚀的深入,条带表面会从一开始的大量块状团聚物向多孔韧带结构转变,更多的催化活性物质Cu与Cu2O暴露在条带表面,产生了大量活性位点,提高了电极材料的催化性能。除此之外,Ni的添加不仅可以改善电极材料经过多次循环伏安的稳定性,还可以提高电极材料的稳定性。这得益于Ni良好的氧化还原可逆性。
其他文献
传统的人工示教与离线编程方式难以应用于小批量、多品种、非标准工件的机器人作业任务,因此需要引入外部感知,构成基于智能导引的机器人作业系统,本文以打磨工艺为例对系统进行详细的描述与分析。对于任意曲面工件而言,其形状的复杂性一方面使得打磨路径规划的难度大幅度增加,另一方面对打磨过程中的作用力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系统不仅需要考虑对曲面工件进行自适应的路径生成,还必须考虑机器人打磨过程中的恒力控制。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种建筑物、构筑物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但这迅猛发展的背后存在着能源消耗巨大、污染严重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木材作为一种可再生的主要建筑材料,在能耗、温室气体、空气和水污染以及生态资源开采方向,其环保性远优于混凝土和钢材,是公认的绿色环保型建筑材料。正交胶合木(CLT)是一种由实木锯材或结构复合板材正交组坯而成的建筑材料,通常用于多高层木结构。火灾对多高层建筑带来的危害远大于
随着芯片功耗密度的不断增大以及嵌入式应用的多样化,近阈值计算因其能效优势受到广泛关注。采用近阈值计算解除功耗瓶颈、实现高能效将成为未来集成电路发展的新趋势。而显著的电路延时偏差是当前近阈值设计面临的最大挑战,因此降低延时偏差成为了提高近阈值能效收益的关键。本文围绕降低延时偏差影响的功耗优化方法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包括:本文针对现有的基于敏感度的单元尺寸调节方法在功耗优化时没有考虑延时偏差
电力行业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行业,是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支撑和保障。随着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电力监控系统内庞大的信息数据交互,以及智能终端的不断接入,使得电力监控系统面临着严峻的安全威胁。现有的电力监控系统安全方案大多集中在安全保护和检测方面,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式下电力监控系统精益化、智能化和实时化的安全管理要求。因此,本硕士论文针对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问题进行分析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垃圾问题日益严重,垃圾分类处理已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焦点。在我国当前国情下,垃圾按类分拣工作主要是人工完成的,此种方式存在效率低、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等弊端。随着机器人技术快速发展与应用,使用机器人进行垃圾分拣已成为发展趋势,国外已有几家公司已推出成熟的机器人垃圾分拣系统及方案,而国内机器人垃圾分拣技术研究较晚,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未有成熟产品及解决方案。国内垃圾处理问题
近年来,神经网络多稳定性的研究已得到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但这些成果基本上都是基于实值神经网络模型和复值神经网络模型。四元数是由一个实部和三个虚部构成,是复数的推广,在多维数据的研究上具有可整体处理的优势。由于四元数的乘法不满足交换律,因此已有的实值和复值神经网络动力学分析的理论和方法不能直接应用到四元数神经网络,所以四元数神经网络的研究更具挑战和意义。本文围绕几类四元数时滞神经网络,包括四元数时滞
本论文以掺染料液晶基随机激光领域中液晶的散射性质为理论基础,探讨了在液晶光控取向技术中不同的光控取向方式对液晶各向异性的取向效果以及对掺染料液晶基随机激光的影响。本论文介绍了液晶基随机激光的研究背景、液晶体系的散射分析以及光控取向技术的发展后,提出了不同光控取向方式对掺染料液晶基随机激光的影响的研究内容。设计了一种基于光学功能薄膜的分层结构掺染料液晶基随机激光器的制备方法,对掺染料液晶基随机激光的
质谱检测在生化分析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气压环境下的质谱检测技术出现更是拓展了质谱检测应用的领域。常压环境下的表面辅助激光解吸电离(SALDI)离子源技术应用于固体生物样品质谱检测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为了充分利用固体生物样品的空间信息,将质谱检测与显微光学成像结合是一个趋势。然而质谱成像与显微镜下的先采样后质谱检测都有着各自的缺点,前者受限于SALDI等离子源技术的空间分辨率,获得的分子图像无法
宽叶独行菜(Lepidium latifolium)为十字花科(Cruciferae)独行菜属(Latifolium),一年至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植物,生于海拔1800—3800 m的荒地,水边及农田附近,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华北、西北等地。宽叶独行菜具有较强的抗逆性、抗旱性、耐盐碱性,生存能力较强,资源量大。根据文献报导,独行菜属植物主要含有的化学成分有黄酮类、生物碱类、烃类、氨基酸类、脂类及有机酸类
为了解决日益激增的世界能源矛盾,新能源的开发利用、高效存储等问题逐渐成为科研焦点。基于相变材料的潜热储能技术,将能量以相变潜热的形式储存与释放,能够使能量的供需达到有效平衡,实现能源的高效应用。然而当固-液相变材料吸收热量熔化时,会因泄露腐蚀周围介质,这种形态上的不稳定性会影响固-液相变材料的应用前景,因此由气凝胶、硅藻土、陶粒等多孔材料制备的定型复合相变材料显示出巨大的应用优势。本文提出将导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