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加快国民经济的发展,提高国有资产质量,盘活国有资产存量,我国进行了国有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改革。国资委与授权经营公司依据产权关系,形成了出资者和受资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此种国资产业链的形成,对构筑现代企业国资经营责任,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出资者与受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作为国资代表者的国资委对经营层缺乏有效约束,经营层在自利心理的作用下,不惜违背公司整体利益,造成了国有资产的不应有的流失。因此如何有效的对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重点企业的国有资产运营进行有效的监督,成为官界和学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经过长时间的探索试点,我国推出了国有企业监事会制度,作为一种针对大中型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国有独资公司的监督制度,正逐步为各方面所接受。但目前对国有企业监事会制度的研究和认识还不能适应新的形势要求,为了更好的推行这一制度,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进一步提高对国有资产监管的效益,提高国有资产的安全性。 本文综合运用管理学、经济学和法学等学科基本理论和比较、实证等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国有企业外派监事会制度实施中问题做了系统分析和深入探讨,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全文除导论外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外派监事会制度的运行特点分析。这部分对外派监事会制度的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阐述了推行外派监事会的必要性,描述了外派监事会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其在国有企业的运行特点。并在分析财务总监制,稽查特派员定位和不足之处的基础上,说明了实行外派监事会的必要,并对外派监事会和财务总监制及稽查特派员制度进行了比较。第二部分,外派监事会监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分析。本部分指出了影响外派监事会作用发挥的社会观念、管理体制、法律法规和内部机制四个因素,为更好的发挥外派监事会的作用创造了条件。第三部分,加强外派监事会制度的若干思考。本部分说明要想更好实施外派监事会制度,必须充分考虑每个企业的特点,特别是在企业凝聚力、社会文化以及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关系三方面。由此得出结论,中国的外派监事会制度,应该立足于中国自身的环境和现实,在找准位置、获取有效信息、进行质量控制的基础上形成有效的监事会制度。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一分析视角的创新,从外派监事会和财务总监制,稽查特派员的比较分析,实施外派监事会企业的不同企业文化方面说明如何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