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扑翼飞行机器人的动力学分析与控制研究

来源 :北方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you4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长时间的进化过程,扑翼飞行已成为一种成熟优越的飞行方式。大自然中鸟类和昆虫不约而同的选择扑翼飞行,说明了其优越性。基于其可悬停和低速飞行的优点,扑翼飞行可以应用到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工作。虽然目前扑翼飞行机器人已获得阶段性研究成果,但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扑翼飞行面临着多种挑战。例如,低雷诺数下如何获取高升力、建立精确的动力学模型、提高飞行效率、控制方法的实际应用等等。基于此,本文以四扑翼微型飞行机器人为研究对象,以获取高升力和实现实际工程中姿态控制为研究目标,从其动力学建模分析与姿态控制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从仿生学角度出发,对扑翼飞行气动力获取的原理进行了总结。根据四扑翼微型飞行机器人的结构特点,将其机构分为驱动机构和拍动机构。通过将设计模型导入ADAMS验证了选取的驱动参数的合理性。通过对驱动机构几何分析,确定了输出拍动角与输入曲柄转角的运动学关系。接着,根据拍动机构特点,在伪稳态三维叶素法的基础上,引入二面角建立了四扑翼微型飞行机器人的气动力模型。以平均升力为目标函数,对驱动机构参数、拍动机构二面角参数等进行了分析,为四扑翼微型飞行机器人的动力学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了实现四扑翼微型飞行机器人的升推力测试,为动力学分析提供实验验证,搭建了气动测力平台。首先以一个悬臂梁为单元,设计了双L型可吸附式小型三维力传感器主体,通过对测力传感器有限元仿真分析验证了原理:弹性体变形→应变片电阻变化→电信号→力的可行性。静态标定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三维力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性能指标。气动测力系统的良好动态演示则为之后四扑翼微型飞行机器人的动力学实验提供了研究基础。在四扑翼微型飞行机器人的控制研究方面。首先,通过对其动力学总体性质分析为非线性控制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针对四扑翼微型飞行机器人在实际应用中的姿态控制问题,基于RBF神经网络设计了滑模鲁棒自适应姿态控制器。首先,采用RBF神经网络对扑翼微型飞行机器人姿态动力学模型中的未知项角速度进行逼近,并设计自适应律减小神经网络逼近误差。其次,改进鲁棒项消除了为克服干扰造成的控制输入抖振现象。最后,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姿态控制器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适应性。
其他文献
随着以数据驱动为核心的新型“智慧城市”全面建设,北京城市人居环境的研究越来越倚重于大数据的挖掘与分析,特别是在城市宏观气候环境研究领域,城市气象大数据的采集、分析、应用是气候研究的重要基础。北京城市通风廊道精细化规划建设将有效缓解北京市气候方面的“痛点”问题,通过大数据处理识别和决策将为北京地区气候环境治理及城市通风廊道进一步的精细化规划建设提供崭新的研究思路。首先,本论文研究城市通风廊道理论,总
学位
学位
学位
许多被许可人的生产经营活动极其依赖知识产权的许可使用,特别是涉及专利或商业秘密领域,他们动辄花费数百万美元用于研究、开发和最终商业化含有许可知识产权的药物或产品。由于这其中利害关系重大,一旦破产程序启动,如何平衡保护许可人和被许可人的利益就成了处置破产程序中的知识产权许可合同的出发点。传统观点认为,破产程序中的知识产权许可合同为待履行合同。因此,债务人或其破产管理人可以选择承担或拒绝知识产权许可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出现融合的趋势,数据信息也在我们的学习、生活和科研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互联网+”的实现,离不开数据处理技术和数据库产业的支持,而数据技术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法律的规制和引导。就目前来看,我国法律尚未直接在法律中明确规定对数据库提供保护,但在司法实践中已有对数据库提供保护的先例,典型案例有音乐题库案、信息榜单案、王继明诉侵犯著作权案、
现今,攻击者利用软件的漏洞实施渗透攻击成为网络攻击的重要手段。随着软件规模和复杂性的快速增加,漏洞的数量不仅在增多,而且他们的形式也逐渐变得多样化。因此,自动化漏洞挖掘成为了确保软件安全的关键技术。其中模糊测试是漏洞挖掘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它基于初始输入,即种子,在下一个执行循环中生成变异的测试用例作为测试程序的新输入。虽然在发现漏洞数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时间成本的降低方面仍然存在明显的不足。
近年来,电子、通信、嵌入式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可充能传感器网络技术(Energy Harvesting Wireless Sensor Network,EH-WSN)的发展。EH-WSN大多转换太阳能供电,由于太阳能能量的高密度性,使EH-WSN对于户外环境监测具有显著优势。EH-WSN中节点众多,需引入高效的节点调度算法,如充能预测算法、能量感知路由策略等,才能够实现免维护的长期稳定工作。但是
知识产权确认不侵权之诉是指在权利人发出了侵权警告,却又迟迟不起诉时,允许涉嫌侵权人先行起诉,请求法院确认其被警告行为并不侵犯权利人的知识产权的一种诉讼。我国目前对确认不侵犯知识产权之诉的规定散见于相关司法解释。然而,现有的司法解释只是粗略规定了受理确认不侵权之诉的条件,究竟该如何理解和适用该受理条件,理论和实务界分歧很大;另外,现有司法解释也未对确认不侵权之诉的举证责任以及其与他诉合并等问题进行规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该阶段.的重要发展战略,近几年来我国八大综合经济区之间科技创新能力差距日益凸显,科技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需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带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基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构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接着运用主成分—相关分析法,对初始指标进行定量筛选,并采用熵权TOPSIS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