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程序中知识产权许可合同处置问题研究

来源 :北方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h4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被许可人的生产经营活动极其依赖知识产权的许可使用,特别是涉及专利或商业秘密领域,他们动辄花费数百万美元用于研究、开发和最终商业化含有许可知识产权的药物或产品。由于这其中利害关系重大,一旦破产程序启动,如何平衡保护许可人和被许可人的利益就成了处置破产程序中的知识产权许可合同的出发点。传统观点认为,破产程序中的知识产权许可合同为待履行合同。因此,债务人或其破产管理人可以选择承担或拒绝知识产权许可合同。一般而言,如果债务人满足承担其他待履行合同所需条件,即赔偿违约部分或者对未来履约提供充分保证,则债务人可以承担知识产权许可合同。只要债务人能够继续实际履行义务,大多数债权人就不会拒绝承担该许可合同。相反,债务人真正关心的是,如果许可合同被拒绝履行,他们是否有可能因此失去该知识产权。美国允许被许可人在破产管理人拒绝继续履行知识产权许可合同的情况下继续保留使用该知识产权,并从时间、对价、权利放弃等方面对被许可人的选择权进行限制,同时准许法院有选择地适用“未来改进”条款。而当被许可人破产时,知识产权被许可人有权选择解除、转让或承担其许可合同和其他待履行合同。其中,能否承担合同存在三种解决方法的争议,分别是“假设测试”、“实际测试”和“字面含义测试”。以上做法值得借鉴。妥善处置破产程序中的知识产权许可合同,不仅关系到破产程序的顺利进行,也关系到知识产权许可合同双方权益的保护。要充分考虑知识产权自身的特点,特别是要采取措施适当限制管理人的选择权,应当基于《企业破产法》的规定进行合理变通。既要注重各方利益的平衡,又要注重知识产权价值的发现和维护。本文在借鉴美国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我国应尽快构建破产程序中知识产权许可合同处置的制度框架。
其他文献
有偿删帖行为是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兴起的一种新型犯罪方式。近年来,提供有偿删帖服务的“网络公关公司”和个人大量涌现,他们利用信息网络开展非法删帖活动,从中牟取巨额利益,其行为不仅使广大网民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还扰乱了正常的信息网络服务市场管理秩序。两高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7条,将有偿删帖行为纳入到非法经营罪的规制范围,为实践中对于此类行
2015年,新《行政诉讼法》实施,迎来了中国行政审判新纪元,同时,行政复议“双被告”这一制度正式确立。引入这一制度,主要目的是提升行政复议机关工作效率与质量,改善当前复议机关在工作中所存在“复议维持率畸高、纠错率低”现象,以更好地实现对行政争议问题的有效处理。实施以来,该制度是始终是中国行政法学界争议焦点内容。如今,《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行政复议“双被告”制度实施六年有余,该制度的实施效果如何,只有
目前我国正朝着碳达峰和碳中和努力,实现碳中和的前提需要实现碳达峰,积极开发新能源,在碳排放总量上实现30年为期目标,深化改革高碳能源为主的消费结构,促进中国经济绿色发展。绿色建筑的推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建筑领域二氧化碳的排放。现在运行的绿色建筑中是否达到当初的设计要求,如何对其运行效果进行评价,这对绿色建筑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对已经使用的绿色建筑的运行效果进行研究分析,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近年来,有关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犯罪案件呈常见多发之势。为了合法公正打击侵犯个人信息犯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为此专门联合出台了司法解释,为该罪的司法适用提出了较为明确的处理意见,但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民法典》为强化个人信息的保护,明文对公民个人信息进行定义,但对于公民个人信息的内涵与外延理解尚需深入探讨。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法益应界定为公民个人信息权,即个人信息主体依法对其个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介组织提供的证明文件对社会交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直接关系到市场秩序。为此1997年刑法将中介组织及人员提供虚假证明文件行为纳入刑法。为进一步明确主体范围、兼具取财行为的处理等问题,《刑法修正案(十一)》对本罪进行了修正。本罪的犯罪主体中介组织及人员是特殊主体。对于中介组织的扩大解释有利于刑法对本罪犯罪行为进行打击。本罪的法益应当是证明文件的公信力,且中介组织的概念具有行政从
敏捷开发是随着软件工程技术发展特别是为响应快速变化的需求而出现的一种软件开发方法,它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响应用户需求。敏捷开发更注重开发过程中人的影响,认为开发团队与业务专家之间的面对面讨论与密切协作,可以更快的产生可交付的软件版本,加之紧凑的自我组织型团队,能够更好地响应快速变化的需求,适应团队组织方式。敏捷开发以用户的需求变化为核心,用户故事是敏捷开发中记录需求的主要方式。因此对用户故事的管理显得
随着以数据驱动为核心的新型“智慧城市”全面建设,北京城市人居环境的研究越来越倚重于大数据的挖掘与分析,特别是在城市宏观气候环境研究领域,城市气象大数据的采集、分析、应用是气候研究的重要基础。北京城市通风廊道精细化规划建设将有效缓解北京市气候方面的“痛点”问题,通过大数据处理识别和决策将为北京地区气候环境治理及城市通风廊道进一步的精细化规划建设提供崭新的研究思路。首先,本论文研究城市通风廊道理论,总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