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危机和危机处理模式的研究由来已久,许多学者就这一课题著书撰文,提出了一整套系统化的理论。本文旨在利用危机处理相关理论,结合中美关系的发展状况,探讨自一九八九年以来中美危机处理模式。 自冷战结束以来,一方面,随着全球化趋势逐渐增强,中美两国合作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两国贸易额、投资额不断增加,在打击国际走私、国际犯罪,反对国际恐怖主义等方面互助合作日益密切。中美两国共同利益扩增,彼此成为发展双边关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伙伴。 另一方面,随着苏联解体,中美原有合作基础消失,中美关系经历了各种动荡和冲击。中美之间各种矛盾、摩擦突显,危机不断。其中尤以一九九九年五月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和二零零一年四月中美战机撞击事件为著。危机的爆发有其必然性,同时也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分析中美危机出现的原因,双方解决危机的方式,对全面认识双边关系,预测未来中美危机处理走势具有现实意义。因此,本文选择以上两次危机为例,并通过理论系统分析后认为,中美危机处理过程具有明显的两重性:其一,危机爆发初期,中美双方态度强硬,常常迫使危机处理陷入僵局,甚至出现危机升级的局面;其二,解决危机过程中,双方着眼于中美两国长期发展与合作,最终采取克制态度适时做出相应让步,为危机得以顺利解决创造了积极的环境。这种双重性反映出中美双边关系发展过程中合作与摩擦并存的特点,而这一特点也决定了中美危机处理模式的两重性。随着中美两国接触日益频繁,各种摩擦更加不可避免。因此,建立一套可行的危机处理模式将有利于中美双边关系健康发展,同时也需要中美只又方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