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区特性对高强钢差厚板冷成形性能的影响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chengge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汽车轻量化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之一,差厚板(Tailor Rolled Blank,TRB)是一种特别的汽车轻量化板材,它可以根据零件受力的不同灵活地采用多段变厚度设计,目前其凭借自身的优点已在车身零部件中得到了应用。本文以低合金高强钢HC340LA为原料,基于差厚板的尺寸和性能特点,以U形件的成形为例通过实验及仿真分析,系统地研究了过渡区特性对高强钢差厚板冷成形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差厚板模具设计的特点,并通过冲压参数的优化降低了回弹量和回弹量的极差,为实际生产中差厚板模具的设计提供参考意见。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差厚板的过渡区进行了离散处理,将厚度为2.2mm原料板轧制成6个厚度(1.0mm、1.2mm、1.4mm、1.6mm、1.8mm、2.0mm)的等厚板,分别进行 了退火处理和力学性能测试,获得了对应压下率的力学性能,并采用OM和EBSD实验对差厚板的性能差异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插值算法,得到了过渡区的连续力学性能,为有限元模拟提供支撑,并为成形结果分析提供理论基础。(2)进行了典型的差厚板横弯U形件成形实验及有限元模拟。根据差厚板特点设计实验:试样规格为160mm×40mm(RD×TD),厚度为1mm、2mm的等厚板及差厚板。结果表明:实验与模拟的回弹量的最大误差为6.5%,证明了模拟的准确性,并为纵弯U形件提供了模拟参数。(3)对差厚板纵弯U形件实验进行了模拟分析。采用控制变量法分别将差厚板与等厚板、激光拼焊板进行了对比,得出差厚板的回弹行为不同于等厚板和激光拼焊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模具型面随厚度变化的差厚冲压模具,使用该模具成形的U形件平均回弹量由最大的9.44mm降低到4.22mm;过渡区的平均偏移量仅为0.030mm,较激光拼焊板焊缝的偏移量降低了 0.009mm。进一步的研究了差厚板过渡区特性对回弹的影响。结果表明:厚区为340mm时,平均回弹量相对U3降低54.5%;差厚斜度越小回弹量越小;将多个过渡区居中分布在薄区在端部的差厚板上时,成形性能较好。(4)正交试验分析了模具参数对回弹量影响程度的大小顺序,并研究了不同压边力加载方式对回弹量的影响;结合生产成本及成形精度对差厚板模具进行了简化;将整体压边圈调整为分块压边圈,可将差厚板的回弹量的极差由5.84mm减小至2.97mm。
其他文献
当f在无穷远处临界变化,b在边界具有适当奇性时,本文讨论了边界b1ow-up的非线性椭圆型方程△u=b(x)f(u),u≥0, z∈Ω, u|(?)Ω=∞(1.1)解的边界行为.这里的条件边界理解为:当d(x)=dist(x,αΩ→0时,u(x)→∞,Ω是RN中的有界光滑区域.假设函数f满足条件(F1)f∈C[0,∞)∩C1(0,∞),f(0)=0且f(s)在(0,∞)上为增函数;(F2)Kell
数学概念是一种数学的思维形式,反映了现实对象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本质特征.在数学中,一般的思维形式以定理、公式、法则等方式表现出来,而数学概念则是组成它们的基础.正确地理解和形成一个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前提.概念教学是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核心,也是当前研究的热门话题.在实际教学中,常见的
期刊
本文研究下列一类奇异非线性椭圆型方程的Dirichlet问题-△u=q(x)9(u)+p(x)f(u),u>0,x∈Ω,u|(?)Ω=0,(1.1)解的存在性、唯一解和解的边界行为.这里,Ω是RN中的有界光滑区域.q,p满足(A1)对某一α∈(0,1),q,p∈Clocα(Ω),q在Ω中为正,p在Ω中非负;(△2) Poisson问题-△v1=q(x),v1>0,z∈Ω,v1|(?)Ω=0,和-△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氧化钇以其优良的性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中沉淀法是制备氧化钇最常用的方法。沉淀法最常用的原料是六水合硝酸钇(Y(NO3)3·6H2O),但是很少有人探究氧化钇的溶解过程以及溶解过程对改善氧化钇前驱体团聚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脉冲电流处理作为材料处理与制备的一种新技术,近些年被大量关注并逐步被用来改善材料的性能。本实验探究了硝酸钇溶解过程中的现象以及电脉冲对氧化钇粉末制备的影
粒子物理中的标准模型是描述电弱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的理论模型。该模型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但是标准模型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它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到现在还没有得到合乎情理的解决,理论上的预言和实验上可观测性的结果之间仍存一定的差别。这表明SM模型并不是一个最终的理论,它应该是某一能量标度下的一个低能有效理论,在更高一级的能量标度下应该有一种更基本的理论出现。B物理的研究不仅能揭示近距离的强相互
在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备受重视,数学作为高中阶段的主要学科,教学方式在不断改革和创新.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每个教师的任务.但是,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使得学生出现学习困难等问题.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应用项目式教学,构建高效数学课堂,促进数学教学的不断完善,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期刊
重到轻跃迁形状因子是非常重要的参量,它在B介子衰变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中,我们在光锥QCD求和规则的框架下计算B→π稀有衰变的形状因子。在光锥QCD求和规则中,形状因子的计算结果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光锥分布振幅,现在仅有twist-2分布振幅被系统的分析并较精确地确定下来,而与twist-2分布振幅贡献相当的twist-3分布振幅的不确定性较大。因此,我们用手征流改善关联函数,得到了消除twist-3
本文针对二阶抛物问题,分别给出了半离散形式和欧拉向后全离散形式的间断有限体积元方法,并且在一个依赖网格大小的范数和L2范数下获得了最优误差估计.在原始网格剖分上采用分片线性函数作为该方法的试探函数空间,在相应的对偶网格上采取分片常数函数作为其检验函数空间.最近, Ye [21]提出了二阶椭圆问题的间断有限体积元方法,并在一个依赖网格大小的范数下获得了最优误差估计.此外, Ye [22]还对斯托克斯
标准模型(SM)为费米子和弱规范玻色子提供了质量,但是它却不能够解释费米子质量产生的动力学原因。轻子衰变到末态两个光子的衰变过程(τ→μγγ)发生的机制是轻子味破坏机制(LFV)。在标准模型框架下分析这个过程至少应该是在圈图近似的水平,而且得出的分支比是很低的。在低能有效理论的框架下研究了标量unparticle粒子作为传播子对轻子味破坏(LFV)过程(τ→μγγ)在树图水平上的贡献,考虑到当前衰
项目式教学是以具体的项目为依托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方式。该教学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所学知识本质,实现学习质量与效率的提升。本文结合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以"函数的基本性质"为例,探讨项目式学习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以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