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深化和城市人口的激增,土地资源的稀缺性进一步凸显,城市建筑不断向多层高空发展,一户一房的传统居住格局被彻底颠覆,取而代之的是功能齐全、人群多样化的住宅小区。在这些小区里,住房所有权被众多住户所拥有,住房所有权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必须有合理明确的划分,住宅所有权人对建筑物共有部分的使用、维修及共同管理的一切法律关系也必须明确规范。1我国于2007年3月16日经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并在其第二编第六章规定了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概念及规则,符合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客观要求,为我国城市居民的住宅法律纠纷提供了明确的物权法律依据,但对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法律关系的规范仍有不足之处,2尤如本文即将讨论的第74条关于小区车位车库的规定。关于小区车位车库的权属问题我国理论界一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每种学说都有各自的视角,也各有优缺点,至今也未达成一致看法。2007年《物权法》颁行后,基本上获得各方面的认可,也为车位车库的权属纠纷提供了相对明确的法律依据,但是随着小区社会关系及法律关系日趋复杂化,现有的法律法规还不能很好的解决现实生活中出现的纠纷,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从小区车位车库权利权属的上位概念——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相关知识点入手,对建筑物区分所有权进行剖析,进而对小区车位车库的法律属性及判断依据进行讨论,得出车位车库权属不确定是建筑物区分所有的必然这一结论。第二章分析了保护业主利益和兼顾开发商利益的原因。第三章总结判断小区车位车库权利权属的基本依据。第四章从小区车位车库权属争议中最密切相关的第三方:非小区业主的角度,探讨如何确定小区车位车库归属。第五章则对《物权法》第74条及相关司法解释进行反思,寻求解决小区车位车库权属纠纷的现实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