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无不以之对本国经济实施宏观调节和控制。而利率政策又是货币政策不可或缺的内容,并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深入在宏观经济调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我国,自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正式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算起,我国具有真正意义上的货币政策的历史也只有短短20年。在这20年里,我国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推进,经济运行体制、机制和方式在不断发生变化,中国人民银行已逐渐演变成了国民经济的重要宏观调控部门,货币政策在促进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中日益显现出巨大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看到,我国货币政策还相当“年轻”,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和国际化的不断发展,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环境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从而给货币政策提出了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如何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利率政策效应及其作用机理在区域间的差异,加快建立完善适应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市场经济发展的利率政策机制和政策实施环境就成为一个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本论文研究起点是国家统一的低利率政策在新疆两个不同时期(1996-2002年间和2008年至今)产生的效果及对其差异的分析;论文之所以选取1996年作为研究的时间起点,首先是因为与本轮利率下调相比较,1996-2002年间我国经历了东南亚金融危机,与本轮利率政策调整在外部经济环境方面具有相似性;其次根据对前期此项研究的分析和总结,研究利率对经济的影响的逻辑前提应以利率市场化为背景,所以本文没有将自央行成立到国家实施利率市场化改革这段时间的利率政策纳入研究的时间范围。另外,本文所研究的低利率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指宏观经济处于通货紧缩或存在通货紧缩预期的情况下,央行调低利率以刺激经济复苏的利率政策所产生的政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