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融资难是制约“三农”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供给总量不足、供求错位与结构不合理是导致欠发达地区农村落后、农业不发达、农民收入低的重要原因。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这就赋予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权利,使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参与融资,增加了解决农村发展融资难的途径。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突破了农村土地不能作为抵押物的瓶颈制约,为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资金不足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效途径。同时有力推进了农业产业化和农村金融业的发展,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本文是在西部欠发达地区——以贵州黔东南地区三穗县为例,针对三农发展缺乏资金,国家赋予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权利,该地区农业经济主体缺乏有效抵押物进行融资的背景下,从该地区农业经济主体和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状况出发,通过调查三穗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需求与供给现状,分析该地区三农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需求特征和金融机构在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供给意愿和行为,以及三穗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模式存在的优势条件以及面临的风险,通过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提出如何构建三穗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模式,以及防范风险的有关措施,为解决该地区“三农”融资问题提供决策参考,同时,为提高该地区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提供金融理论支持。本文运用实地调查分析方法调查了三穗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需求与供给现状;运用比较与借鉴相结合的方法对比了国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不同模式的特点,并通过个案分析该地区农村金融机构在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供给意愿与行为。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结合三穗县“三农”经济的特点,提出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