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撤回权的理论基础和制度架构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aclam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消费者维权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在交易中的维权纠纷越来越多。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购物在短时间内出现井喷式的发展,对于传统的商业模式和消费模式带来巨大的冲击。作为一种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必不可少的消费模式,网络购物在给消费者提供更多交易便利和更实惠的价格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新的问题。为应对经济发展和消费模式更新中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立法机关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进行了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修订。修订后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已于2014年3月15日正式实施。“撤回权”制度是此次修改中的焦点,也成为学者和立法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修改后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新消法”)第25条规定了撤回权制度,本条共分3款。第1款规定撤回权的适用范围与法定排除适用的情形;第2款规定约定排除的情形;第3款规定权利行使产生费用的负担、价款的返还和消费者行使权利时的应尽义务。1其权利行使期间为7天,规定在第24条。撤回权制度最早规定在德国法中,用来规制上门交易,此后在信贷领域也有了相应规定。撤回权制度在欧盟颁布的一系列指令中得到了发展和完善,成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欧盟通过一系列的指令对于特定的交易类型诸如上门交易、远程交易、消费信贷、分时付款、分时度假和保险合同等都规定了完善的撤回权制度。关于撤回权制度的引进我国,学界对此争论不休。反对者认为撤回权制度对于交易安全和市场秩序是极大的倒退,并且在学理上受制于形式主义合同法的限制,无法摆脱允诺严守的约束,越来越倾向于在合同法外寻求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手段;支持者认为撤回权制度的实质是消费者意思表示真实和自由的理性回归,各种交易形式的不同从根本上说阻碍了消费者真实意思表示的形成,合同法的实质化为撤回权制度提供了理论支撑,最终撤回权制度经过长久的讨论和酝酿规定在我国的新消法中。关于撤回权制度的理论基础和正当性,欧盟和美国的学者的见解并不一致,我国学者大多是对于国外学者观点的批判继承。国内学者也试图对该制度的理论基础和正当性提出一般性的结论,并致力于使该制度起到既保护消费者意思表示的真实,又能够实现消费者在交易中最大程度的理性。1撤回权制度要从理论到实践,需要合理的制度构建,最核心的就是平衡消费者和卖方的利益,如何在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同时保障交易安全和效率,防止法律挤压效应2的过度影响。此外,关于适用范围和时间也是值得探讨的。新消法2014年3月15日正式实施,一项新的制度的出台必定需要发展才能完善,目前的法律规定也是笼统而概括,需要后续司法解释的配套和跟进,但是其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其他文献
随着新媒体的大力发展,当今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所谓的“微时代”,其中,篇幅短小但又极富时代气息和文化内涵的微电影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并且十分与众不同。作为一个新兴的电影艺术
在民商法理论中,义务体系的构成包括约定义务与法定义务两种,其中,法定义务的范围与边界最为引人注目。安全保障义务是新近为学界所关注、聚焦的热点。“安全保障义务”一词最先
随着人行桥振动问题的日益突出,人行桥人致振动分析逐渐成为现代人行桥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行人荷载的主要描述形式,确定行人步行力模型是开展人行桥人致振动分析的先决条
空间始终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自列菲伏尔之后,城市空间生产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空间进入资本领域,地方空间逐步变成全球资本增值的工具和手段。这一过程中资本、权利与空
东北、中部等地区的增值税转型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工作量大、操作繁琐、计算比较麻烦、增量抵扣范围偏窄、现行规定太宏观、引发骗税与企业假
目的研究乳腺癌细胞耐药过程中p38MAPK活性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探讨p38MAPK信号转导途径在其中的作用。方法以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处理乳腺癌耐药细胞MCF-7/ADM,采用流
以某数据中心工程为例,介绍数据中心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着重阐述建筑物内探测器及联动灭火系统的设置:数据机房采用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与感烟探测器的组合联动气体灭
以分数为基本属性的分数聚集体——分数场,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诟病。特别是以培养人的思维能力为教学目的的数学教学,若也以分数场为导向,师生们整日围着分数转,
文化与语言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两者之间却有着必然的相互联系,在对外汉语教学背景下,文化教学不仅对语言教学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
新的课程改革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对于课程的设置和教师的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相关的美术教育理论研究和实际的教学经验出发,探索将诗歌引入中小学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