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慢性湿疹是皮肤科常见病,其皮损主要以肥厚、粗糙、苔藓样化为主,同时具有瘙痒,反复发作的特点。这都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所以,不断研究慢性湿疹的临床治疗方法,改善湿疹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广大皮肤科临床工作者的目标。本课题旨在通过临床观察慢性湿疹患者在外用复方苦参止痒软膏(乳膏)治疗前后的瘙痒程度、皮损面积及皮损表现等变化,肯定其对慢性湿疹的疗效,并对该药进行安全性评价。研究方法:本次临床试验的研究对象均来自于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皮肤科门诊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湿疹的诊断标准,共收集慢性湿疹患者33例,脱落1例。进入统计的32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复方苦参止痒软膏(乳膏)治疗组16例和安慰剂对照组16例,详细记录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分别给予复方苦参止痒软膏(乳膏)和不含中药成分的乳膏。每日3次,一周为一个疗程。观察四个疗程,并在每个疗程后判定疗效。主要观察指标有瘙痒程度、皮损面积、皮损特点(红斑,丘疹,鳞屑、抓痕,浸润、肥厚、苔藓样化)。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对试验药物进行安全性评价。研究结果:脱落的1例不进入数据统计。临床观察结果显示:复方苦参止痒软膏(乳膏)治疗16例慢性湿疹,四周后临床痊愈2例,占治疗组总患者数量的12.5%,显效7例,占治疗组总患者数量的43.75%,有效6例,占治疗组总患者数量的37.5%,无效1例,占治疗组总患者数量的6.25%。愈显效率为56.25%,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内不含中药成分的乳膏组治愈1例,占对照组总患者的6.25%,显效5例,占对照组总患者的31.25%,有效5例,占对照组总患者的31.25%,无效5例,占治疗组总患者的31.25%,愈显率为37.5%,总有效率为68.75%。经过χ2检验,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从数据比较中可看出治疗组比对照组效果较好。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4周的治疗后,对浸润、肥厚、苔藓样化的改善,经过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其他的表现(瘙痒、皮损面积、红斑、丘疹、鳞屑、抓痕)经过t检验,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统计数据的差值可看出实验组的治疗效果仍较好于对照组。究其原因,其一可能本试验样本量太小,两组间有差异但统计学不能检测出;其二,进行试验的周期太短,而慢性湿疹的皮损以肥厚、苔藓样化为主,短时间内不能完全去除,同时皮损面积也无法有明显改善。其三,内不含中药成分的乳膏对慢性湿疹干燥、鳞屑等表现具有润肤的作用,可改善此症状,同时,内不含中药成分的乳膏也可以作为皮肤的屏障,对外界的刺激起一定的保护作用。最后,对不良反应的检测可以看出本试验复方苦参止痒软膏在临床观察中未发现有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外用复方苦参止痒软膏(乳膏)治疗慢性湿疹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