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全球宏观经济与物价指数都会受到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的影响。中国是继美国后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经济发展必须要依赖于大量的大宗商品进口。而与此同时,在人民币逐步国际化的进程中,我国政府部门、进出口企业及投资者在做出决策中都需考虑到大宗商品价格随汇率的变动。在全球商品交易中,汇率是货币相对购买力的代表,决定了大宗商品价格的走势,故而,探索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结合已有学者的研究观点与实证经验,运用我国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及大宗商品价格进行实证研究,为政策制定和投资者的策略选择提供实证依据。近两年,国际经济形势和国际贸易关系都产生了一些变化,本文选取了当前最新的数据对于人民币汇率变化对我国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进行研究。在总结分析之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对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不仅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将现有理论进行了归类,还结合我国生产布局、市场结构、特殊政策这些实际因素,针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刻画出汇率变动对不同类型大宗商品价格影响的具体路径。在实证分析方面,文章采取了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检验及误差修正模型、向量自回归模型以及脉冲响应分析等多种实证检验方法,深入分析了汇率变动对大宗商品整体价格指数及不同类别大宗商品价格指数的影响。实证分析结论与本文理论分析部分的研究假设基本吻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大宗商品整体价格以及各类大宗商品价格均呈现负相关、负影响的关系;但由于各类大宗商品实际贸易、生产、市场结构等方面情况各异,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不同种类的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呈现出显著的差异。实证检验得出了以下结论:(1)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大宗商品整体价格有负向影响,此影响在短期、长期及动态关系中均保持一致;(2)由于贵金属类大宗商品天然的保值及避险特质,使得其金融属性较强,人民币汇率变动带来的贵金属类大宗商品的价格变化最为剧烈;(3)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有色金属类大宗商品作用时滞最长,负向影响显著、但传递率不高;(4)短期内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化会影响非金属建材类大宗商品价格,但这一影响并不在基于水平量的长期关系中成立,汇率的短期变化使非金属建材类大宗商品的价格负向变动,且汇率变动对其价格有着滞后影响;(5)由于我国化工类大宗产品产销链条分布广泛,市场化程度高,相关企业高度分散、竞争激烈,使得汇率变动对化工类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程度较大,负向影响在短期、长期以及动态关系中一致;(6)由于行政管制和自身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生产具有周期性,谷物、油脂油料、软商品、农副产品受到汇率变动的影响总体而言较小,但不同分类间也存在一些差异;(7)对于能源和煤焦钢矿商品而言,这类商品大多以煤炭-钢铁产业链为主,这一产业链是我国主导的,基本以自产自销为主,所以与汇率不存在协整关系。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结合研究结果提出了四项政策建议:一是要完善预警及防范机制,有效应对汇率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冲击;二是在实施货币政策时应当充分考虑汇率对大宗商品价格的传递效应;三是要提升我国对于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能力;四是针对那些对于经济安全有重要作用的战略性物资,要继续实行市场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