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硫化交联网络演变过程中的逾渗现象及其临界行为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xiaohai7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橡胶的硫化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橡胶硫化过程中交联网络的演变直接关系到橡胶硫化工艺条件的选择,进而影响到橡胶硫化制品性能的优劣。逾渗理论及其模型是一个处理庞大无序系统的有效理论模型,在诸多方面已经有了十分广泛和有效的应用,本文将逾渗理论与橡胶在硫化过程中交联网络的演变过程联系起来,综合运用了橡胶加工分析仪(RPA-2000)、核磁共振交联密度仪(NMR-CDS)和MSC.Marc软件以及其它常规的研究手段,对不同促进剂、不同硫化体系的NR、BR和SBR三种橡胶的硫化转矩和交联密度数据进行了逾渗分析。分析结果证明:橡胶硫化交联网络的演变在传统的硫化起步点的确存在着突变现象,即橡胶硫化网络的演变过程的确是一种逾渗现象,这种突变与经典的逾渗理论有所相似,但又有所不同。橡胶硫化交联网络作为庞大的无序系统的一种,有着其自身的特点。研究工作中,通过溶解/溶胀法和在硫化转矩曲线、交联密度曲线上做切线的方法分别得到了橡胶硫化网络的临界转变时间,三者得出的数值基本相同。其中以交联密度得到的临界转变时间略小于溶解/溶胀法和通过硫化转矩曲线得到的临界转变时间。实验结果表明:橡胶硫化网络演变过程的逾渗阈值与诸多因素有关,包括橡胶种类(橡胶结构)、硫化条件及硫化体系等;其中NR、BR、SBR/DM促进剂体系的逾渗阈值相近,约为0.22-0.26;而NS促进剂体系的逾渗阈值差别较大;NS促进剂的不同硫黄硫化体系的逾渗阈值相近。这说明促进剂不同时逾渗阈值不同;阈值的大小,与硫化温度关系不大。应用逾渗理论分析了硫化网络在局部初级交联结构形成阶段和基本网络形成阶段的临界行为,结果表明,在相同网络发展阶段使用同种表征方法,三种橡胶的临界指数基本相同。在小于逾渗阈值的临界转变区域,临界指数很小,但规律性不强;在大于逾渗阈值的临界转变区域,由硫化转矩曲线和交联密度线性拟合得到的临界指数都约为1,与De Genns使用Ginsbury模型和Potts模型通过理论推导得出的结论一致,即在硫化过程中临界转变区域的网络演变服从相同的标度律。在对炭黑填充胶料的研究中发现,炭黑的加入对橡胶硫化交联网络的演变过程影响较大,其硫化网络不再遵循相同的标度律,临界指数大于1,炭黑含量越高,临界指数越小。用MSC.Marc软件模拟硫化交联网络在一定应力下的应变进一步表明,SBR网络转变的逾渗阈值约为0.3左右,与实验得到的阈值相符。另外,在对硫黄用量为0.3-2.0范围内硫黄与橡胶硫化完成后的交联密度和硫化转矩关系的研究中,通过硫黄作为桥梁联结了橡胶的宏观性能与微观结构,统计上得出了NR、BR、SBR在此浓度范围内硫化转矩与交联密度之间的线性关系。
其他文献
分别对普通底盘吊臂旋转清障车和后三轴吊臂旋转滑动清障车的受力状态进行了分析,得提高出了吊臂旋转滑动清障车作业能力和均衡轴载方面的可行性。
对丙烯酸类聚合物鞣剂 P(AA- AN)的 Mannich反应基本条件 (如胺的种类、醛胺比例、反应的 p H值等 )探索之后 ,进行了两轮正交试验 ,优选出 Mannich改性的最佳方案并对所得改
忽略人性和个体能力差异的基于同质化理论的教学和实践,不能满足具有多样化价值观的90后学生的需要,也没有通过合适的方式让学生互助合作。基于此本文提出依据学生的学习成绩
通过医院内部绩效改革,提高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及工作效率,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以科室、护理单元为单位,通过KPI指标体系考核,构建公平、公开、公正的绩效核算方法。实行医护
女大学生就业难,传统观念以及自身期待较高两方面影响不言而喻,但是女大学生自身胜任力不足是制约其就业的关键所在。本研究通过对五所高校200名女大学生就业能力数据的实证
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其中7%~13%属于重症肺炎,重症肺炎患儿除肺部感染外,还会累及肺外器官,表现为高热、顽固性剧烈咳嗽、肺部炎症及急性心力衰竭等合并性疾病,严重者将
在巷道支护结构的有限元分析中,常需要将不同单元组合建模,这就需要考虑单元连接的处理方式。本文讨论了巷道建模中刚性连接(Cerig)、约束方程连接(Cp)及MPC连接的差异,并通
<正>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9年1月11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纪委委员132人,列席221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
配电网无功优化是一个多约束、多变量的高度非线性优化问题,而三相不平衡加剧了配电网无功优化的复杂程度。针对三相不平衡配电网无功优化困难的现状,提出了将遗传算法和蚁群
为弄清裂纹扩展性态与岩体稳定性的关系及锚杆的增韧止裂作用,建立了压剪应力状态下加锚节理面抗剪强度与锚固参数之间的关系,并用突变理论建立了加锚节理面压剪应力状态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