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湖泊作为重要的城市水体形态和资源,对建设城市景观、改善生态环境、调蓄治水等有重要的作用。由于湖泊资源的过度利用,湖泊功能受到严重影响,需对城市湖泊水质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科学评价和分析,为其有效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武汉市黄家湖位于城市发展区,定位为城市公园型湖泊,本文以黄家湖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以下研究:(1)对黄家湖流域水质状况进行调查,并对2013年8月至2014年6月的湖内的TN、TP、CODCr、CODMn、DO、NH3-N、pH进行监测。(2)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基于GIS的CCME-WQI水质指数评价方法对黄家湖的水质进行现状评价。结果表明黄家湖水质类别为劣Ⅴ类水,不能达到水质功能的要求;水质指标和水质指数地图反映出黄家湖水质分布不均匀,CCME-WQI水质指数反映出黄家湖水质基本都处在―及格‖和―差‖这两种较差的水质类别里。(3)根据2013年8月至2014年6月的水质监测结果,采用物元分析与层次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黄家湖水质监测点进行了优化布置。最终对黄家湖此次监测计划36个点进行优化布置,选出了2、8、12、13、14、17、21、29、31、32、34、35点作为黄家湖水质监测的代表点。(4)采用肯德尔趋势检验分析法对黄家湖2009~2014年的水质监测数据进行趋势统计分析。结果表明:TN、TP、NH3-N的浓度分别以每年0.19 mg/L、0.03 mg/L、0.12 mg/L的速率在上升。其中NH3-N浓度呈现显著(α=0.0032)上升趋势说明水质有比较严重的恶化趋势,CODCr、CODMn、DO的浓度无明显趋势。而CCME-WQI水质指数以每年3.37个单位的速度下降,表明黄家湖整体的水质在恶化。(5)通过分析黄家湖各个圈层的功能、特性,提出了采取控制渔业、建设雨污水管网、建设小型废水处理站、修复湖滨带和控制农业面源的措施来实现黄家湖的水体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