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人口的剧增,带动了城镇周边甚至城镇范围内垃圾处理设施、变电站、轻轨等邻避设施兴建。这些邻避设施一方面支撑着城市的发展与运转,另一方面也因为存在着各种隐患而引发设施周围居民的不安,造成大规模的抗议甚至爆发冲突。而一个地区邻避冲突发酵会给其他地区的邻避冲突事件的发生、发展带来一定推波助澜的作用,形成负外部性效应。因此,解决邻避冲突有利于缓和政府民众关系、落实国计民生项目、保障民众利益的以及保护生态环境,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以公民社会理论、政府公共关系中的行政沟通理论、双向对称等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外邻避冲突治理经验,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对我国邻避冲突现状与影响、产生原因进行研究和讨论,主要解决我国邻避冲突中的沟通和对话协调机制建设问题。本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阐明研究背景和意义、评述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研究内容与思路、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以及特色与创新之处;第二部分界定了邻避冲突、邻避设施等相关概念、阐述公民社会理论、行政沟通理论、双向对称理论等相关理论;第三部分主要分析政府公共关系的功能、邻避冲突的主要特征与规避第四部分阐述了邻避冲突的现状和原因;第五部分邻避冲突案例对比与反思:通过邻避冲突中的中美规避策略比较分析得出美国邻避型群体性事件的治理模式对我国的启示;第六部分提出基于政府公共关系视角的邻避冲突规避策略:首先要提升民主政治水平,提高公众参与程度;其次是提升行政沟通能力,做好邻避冲突处置;最后要完善协商机制,实现双向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