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直线特征的空间目标三维结构重建和位姿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hy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空间平台对空间目标采用光测图像方法进行观测为背景,研究了基于直线特征重建空间非合作目标三维结构和测量空间合作目标分离后与空间平台相对位姿的有关算法。空间环境中存在大量不可控制或者不可预知因素,执行空间任务时摄像机系统的参数容易受到影响,因而在轨对摄像机参数进行标定具有实用意义。同时,大部分空间目标包含丰富的直线特征信息。本文充分利用直线特征的性质,展开了以下研究工作。1、空间非合作目标提供的目标特征信息有限,不能简单采用合作目标的光测图像方法进行观测。由于直线之间存在平行、垂直和相交等相互关系,以基于直线特征的中心透视投影方程来描述摄像机成像几何模型,以场景中直线的几何关系作为算法约束,针对单幅图、图像对和序列图像的情况,开发了标定摄像机内外参数并重建空间非合作目标三维结构的新算法。这是全文的重点。1)关于未标定的单幅图,提出了一种标定摄像机内参数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了直线的射影不变性中的平行直线相交以及直线的相似不变性中的正交直线在相似变换中保持正交两个性质。在此基础上,基于直线的仿射不变性中的平行直线在仿射空间保持平行以及直线的相似不变性中的虚圆点在相似变换下保持不变的性质重建平面结构。定量分析了摄像机参数选择对消影点精度的影响,研究了如何合理选择摄像机的拍摄位置和角度来高精度求取消影点。针对近景测量像差畸变大的情况,讨论了基于直线的射影不变性来纠正鱼眼镜头像差畸变的方法。2)关于未标定的图像对,提出了基于直线的射影不变性中的交比不变和极线约束标定摄像机内外参数并重建目标三维结构的算法。3)关于未标定的序列图像,提出了基于直线的相似不变性中的正交直线在相似变换中保持正交和光束法平差标定摄像机内外参数并重建目标三维结构的算法。针对本文研究的空间非合作目标,设计仿真实验研究了空间平台与非合作卫星非共面一般接近以及空间平台绕飞非合作目标时,分别采用基于图像对和序列图像的方法来重建非合作目标三维结构的问题。2、本论文提出了采用固连主副摄像机的测量方案,基于直线特征测量合作目标分离后与空间平台的相对位姿的方法。该方法分别使用主摄像机和与之固连的副摄像机实时拍摄分离系统和空间平台上的基准标定物的图像;通过提取图像中的直线特征,利用合作目标中已知的空间直线精确位置关系,推导分离目标相对合作平台位姿的解算公式,获得合作目标与空间平台的相对位姿。3、作为图像分析的预处理步骤,研究了直线特征的提取和匹配算法。1)提出了一种最大梯度方向Hough变换与一维高斯模板拟合相结合提取直线的两步算法,既合理利用了已有的经典算法,又提高了直线提取的精度。2)针对三维重建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极线约束和RANSAC算法的直线段匹配方法,有效解决了图像中被部分遮挡直线段的匹配问题。数字仿真和地面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这些采用光测图像的算法对约束条件要求低,易于实现,抗噪性强,具有较高的精度,为解决空间目标观测中的摄像机参数标定、目标位姿解算和结构重建提供了若干种基于目标直线特征的实用算法。
其他文献
本文试图将概念隐喻理论运用到政治语篇中,通过对《人民日报》和《时代周刊》中有关六方会谈社论中的概念隐喻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发现英汉社论中概念隐喻的异同,并对产生异同
在路面“白加黑”改造中容易产生反射裂缝,采用碎石化技术能够将原水泥路面破碎成小碎块,形成的均匀基层用于加铺沥青层面能够有效遏制裂缝缺陷的产生。基于此,结合工程实例,
2001年7月教育部制订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首次明确提出了把“文化意识”作为中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由于不同的教师对“文化意识”的理解不
羞耻感作为一种负性的情绪体验,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个体体验到羞耻感时会产生指向自我的痛苦感,表现为对行为的掩饰和对现实的逃避,容易导致社交焦虑。羞耻之情一
本研究是从习题的数量、类型、选材和难度四个方面对人教版和北师大版两套教科书中“空间与图形”领域的习题进行比较。习题是中学数学教科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习题配备得好
“诗趣”是陶濡在文人绘画中的诗情、诗意、诗性的艺术趣味,中国传统文人画早期就有“诗”的渗透和表达。“诗趣”是中国文人画的主要特点。作为一种独特而有深度的图像形式,
世界上多数发达国家很早就建立了城市搜索与救援队,它们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标志。建立救援队可以减少灾害损失,提高城市应对灾害的能力,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不
我国是最大的甘薯生产国,占世界甘薯产量的83%左右。在薯类加工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薯渣,这些薯渣水分含量高,容易腐败变质,污染环境。干薯渣中含有约22%的膳食纤维,可以作为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进行,学校教育的目的不再仅仅是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