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框架语义学视角研究法律术语的翻译。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法律与其他文化产品和服务也一起被输入与输出。法律作为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社会价值观念的集中表现,没有两个国家的法律是完全相同的,因此,世界范围内的法律交流与沟通不可避免,而翻译则是沟通达成的桥梁。从框架语义学视角研究法律术语翻译,并非只是传达单词的意义,更多的是揭示单词的意义及单词所蕴含的诸如法律体系,法律文化的因素的关系。同时,基于框架语义学的翻译研究综合了语言,框架和意义,因而可以帮助译者更全面地把握原语文本的信息。本文试图通过运用框架语义学的理论来分析法律术语的意义,以此提出中英法律术语互译时的有效翻译策略。本文以怎样有效地翻译法律术语及准确传达蕴藏在法律术语之中的法律文化作为研究问题,分析了三个不同阶段框架概念的嬗变过程,即从表示句子语义深层结构(语义配价)的格框架,到“场景—框架范式”里表示“由语言选择组成且与典型场景相关的任何系统”的语言框架,再到表征“具体统一的知识构架,或经验的整体图式化以及“认知结构”的认知框架。继而文章从认知视角、框架元素及框架元素的整体关系分析了框架的特征,结合分析存在于不同语言中的框架具有文化差异,从而说明在不同语言中认知框架的内容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而法律术语翻译的目的即是在目的语中找到与源语中激发相同或相似框架的表达式,达到框架内各成分的协调。翻译的步骤包括确定由源语激发的框架及其框架元素,基于人类的认知结构及经验,产生整体的图式,再根据被源语激活的框架,在目的语中寻找能激活相同框架的、并实现各框架元素协调性的相对应的表达式。在这一翻译过程中运用的策略包括寻找对应框架,调整框架元素以及创建框架。运用框架语义学进行法律术语翻译的研究综合考虑了意义和人类认知的关系,蕴含于术语里的文化背景因素也得到了充分的考虑,因此,本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另外,文章总结了此项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