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相同饮食背景下探索克罗恩病肠道菌群改变的研究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xhjjc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 的]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比较云南地区CD与UC、健康人肠道菌群的异同,并将CD与处于相同饮食环境下的同住健康人群比较肠道菌群的不同,挖掘出CD相关的重点失调菌群,为靶向调控治疗奠定基础。[方 法]收集CD和其同住各34人、UC50人、健康人38人的粪便共156份进行16S rDNA扩增测序,并对测序结果进行生物学信息分析。[结 果]1: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分析:156个样本共产生了 3274个OTU,在门水平上,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是优势菌门。在属水平上,大肠杆菌志贺菌(Escherichia-Shigella)、拟杆菌属(Bacteroides)、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为优势菌群。2:CD组与其他组共有及独有菌群分析:4组中有779种OTU重叠,CD组和UC组中有929种OTU重叠,CD组和CD同住组中有1130种OTU重叠,CD组与健康对照组中有1177种OTU重叠。其中有643种OTU是CD独有,339种OTU是CD同住人独有,605种OTU是健康人群独有,422种OTU是UC独有。3:CD患者的α多样性比较:CD组的observedspecies、chao、ACE指数明显大于UC组,CD组的shannon指数明显小于CD同住人以及健康对照组,CD组的simpson指数明显小于CD同住人组。4:CD患者的β多样性比较:CD组和其他各组均存在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显著差异,其中CD与UC之间的差异比CD与健康人或同住组之间的差异小,同住组与健康人之间也存在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1:CD与UC之间的菌群差异比较:在门水平上未见明显差异;在科水平上,CD组与UC组比较,显著增多的是毛螺旋菌科、明串珠菌科,显著减少的是双歧杆菌科、韦荣氏菌科、伯克氏菌科、肉杆菌科;在属水平上,CD组比UC组显著增多的菌群是布劳特氏菌属、霍氏真杆菌属、Anaerostipes,显著减少的是双歧杆菌属、巨单胞菌属、韦荣球菌属。4.2:CD与CD同住、健康对照组之间的菌群差异比较:在门水平上,CD组显著增多的是变形菌门,显著减少的是厚壁菌门。在科水平上,CD组与CD同住组比较,显著增多的是肠球菌科、肠杆菌科、链球菌科,显著减少的是瘤胃菌科、消化链球菌科、梭菌科1、理研菌科、克里斯滕森菌科;CD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多的是肠杆菌科,显著减少的是毛螺旋菌科、克里斯滕森菌科;在属水平上,CD组比CD同住组显著增多的菌群是肠球菌属,大肠埃氏菌属、链球菌属,CD组比健康对照组显著增多的是大肠埃氏菌属,而同住组和健康对照组中有多种菌群均较CD组增多。4.3:CD同住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的菌群差异比较:在门水平上未见明显差异;在科水平上,CD同住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多的是韦荣氏菌科,较少的是链球菌科;在属水平上,CD同住组比健康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多的是粪杆菌属和别样杆菌属、健康对照组较CD同住组显著增多的是链球菌属。5:LEfSe:CD组肠道菌群中菌群分类显著升高并具有临床意义的是芽孢杆菌纲(Bacilli)→乳杆菌目(Lactobacillales)→链球菌科(Streptococcaceae),而较CD同住组显著降低的菌群分类并具有临床意义的是梭菌纲(Clostridia)→梭菌目(Clostridiales)→瘤胃菌科(Ruminococcaceae)、消化链球菌科(Peptostreptococcaceae)、梭菌科(Clostridiaceae)。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的菌群分类并具有临床意义的是毛螺旋菌科(Lachnospiraceae)、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鞘脂单胞菌目(Sphingomonadales)→鞘脂单胞菌科(Sphingomonadaceae)。较UC主要显著降低的菌群分类并具有临床意义的是放线菌门(Anctinobacteria)→双歧杆菌目(Bifidobacteriales)→(双歧杆菌科)Bifidobacteriaceae、厚壁菌纲(Negativicutes)→Selenomonadales→韦荣氏菌科(Veillonellaceae)。[结论]:1、IBD的菌群失调与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的变化最为相关。2、控制饮食混杂因素后,发现CD比健康人显著增多的是肠杆菌科→大肠埃氏菌属→大肠杆菌,显著减少的是克里斯滕森菌科,其中克里斯滕森菌科有潜力成为改善CD患者长期腹泻情况的重要微生物靶标;属水平上多尔氏菌和毛螺菌科NK4A136组似乎可以对CD中的艰难梭状芽胞杆菌感染具有拮抗作用;3、在CD与UC比较时,发现了之前研究中较少发现的菌群变化,在CD中土孢杆菌属较多,而Parasutterella较UC减少,这些菌群的差异可能会成为CD与UC之间鉴别的新非侵入性生物学标志物;其中土孢杆菌属可能为CD炎症的监测提供线索;4、LEfSe分析提示比起有害菌的增加,CD主要以有益菌的缺失更为严重。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B-SHADE模型在艾滋病诊断发现率估计中适用性,CD4+T淋巴细胞水平反推法在艾滋病诊断发现率估计中的应用。[方法]采用B-SHADE模型和CD4+T淋巴细胞水平反推法对市级水平及县/区水平进行HIV的诊断发现率研究。B-SHADE模型是使用某医院上报的可能存在偏倚的新病例数来获得最佳线性无偏倚估计的病例数。采用研究地区某医院报告的新病例数估计该地区的发病总人数,收集研究地
[目的]回顾性复习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皮肤粘膜损害类型与其他症状体征、各脏器损伤程度、并发症以及生化指标和免疫学指标等临床资料,深入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皮肤损害与其他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为疾病早期诊断、早期干预、诊疗方案选择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99-2019年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与风湿免疫科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确诊病例共1000例,根据有无皮肤损害进行分组,对其实
[目的]1.基于性别、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水平分组,分析在血糖水平动态升高的过程中,各肝功能指标与空腹血糖水平的相关性变化,讨论肝功能指标对FBG水平动态升高的预测作用。2.基于性别、年龄分组,单独及联合纳入肝功能指标和血脂指标以构建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ic Mellitus,T2DM)风险预测模型,分析各分组模型中危险因素构成差异并比较
[目的]分析UC患者及其健康同胞肠道菌群结构及多样性,为挖掘新的治疗靶标提供科学依据,以期为UC的微生物诊断靶标奠定理论基础。[方法]收集UC患者及其健康同胞各50人的粪便,利用16S rRNA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生物学信息分析。[结果]1.物种注释:门水平上,菌群主要由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
[目的]分析血清白介素17(IL-17)、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在支气管哮喘(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和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慢阻肺)患者的水平,探讨二者与哮喘+慢阻肺的关系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0月31日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全科医学科就诊并自愿参加研究的哮喘患者23例(哮喘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28例(慢阻肺组
[目的]建立并内部验证早期预测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严重程度的可视化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9月-2020年8月收治的发病48 h内入院的AP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012年亚特兰大分类标准将AP患者分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和非重症急性胰腺炎组(NSAP,即MAP+MSAP)共两组,比较两组间一般临床资料(预后、年龄、性别、住院
[目 的]特发性炎性肌病(ⅡM)患者异质性较大,易合并肺间质病变(ILD)。本研究拟分析患者的肌炎抗体谱,包括肌炎特异性抗体(MSAs)、肌炎相关性抗体(MAAs)与ILD等临床数据的相关性,初步探讨CT影像学定量计算评价ⅡM患者合并ILD的严重程度的可行性,为ⅡM及其合并ILD诊断、鉴别诊断、并发症预测、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新的临床思路。[方 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
[目 的]评价AECOPD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分析AECOPD患者血清IL-6、PCT、hs-CRP水平与甲状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探讨引起AECOPD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相关因素,并评估甲状腺功能指标对AECOPD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 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20年5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三病区住院治疗,且符合2017年GOLD诊断标准的AECOPD患者的临床资
[目 的]全球肥胖发病率居高不下,但针对中国各个少数民族人群肥胖的关注度较低,尤其是云南特有少数民族。FA成分可以调节食欲和能量代谢,体重增加可能与机体血浆高FA浓度引起的脂代谢紊乱密切相关,尚需验证血浆FA是否与膳食FA摄入量增加有关。本研究通过建立优化GC/MS方法检测血浆FA,对云南4种特有少数民族肥胖人群血浆FA组成进行分析比较,进一步分析了肥胖患者膳食FA和血浆FA的关系,及其与肥胖之间
[目 的]使用Framinghan评分表和“糖心风险评估”模型评估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未来10年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分析2种评估方法的一致性;使用ADVANCE-Risk评分表和“CV风险评估项目”模型评估T2DM患者未来10年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分析2种评估方法的一致性。检测并分析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ubclinical hyp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