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区制发展研究(1776-1875)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50883927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特定的历史环境、文化背景及民族特性孕育了学区制。本研究立足于美国的民族文化之中,以历史为线索,从纵向上考察1776年至1789年学区制度的生成背景及其发展;从横向上梳理学区制度的运行机构——学区教育委员会和学区学监的产生、发展以及角色和职责的演变历程,揭示其发展过程的独特性和典型阶段特征,分析这一制度演变的内在逻辑。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论述了选题缘由、核心概念、研究思路和方法、文献综述。通过资料梳理发现,国内外缺少对学区制发展历程的史实研究,因此本论文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第二部分是学区制的确立(1776-1789)。主要探析了学区制的由来,从学区的产生、办学权利的获得、教育委员会的发展以及学区运行的法律保障四个方面揭示学区制度产生的历史渊源与文化背景。1789麻州颁布法令将学区的规模和范围、自主办学权、学区教育委员会的权利职责予以认可,学区制正式确立。第三部分是学区制的扩充(1790-1837)。笔者首先论述了学区的发展,如学区制度管理形式的推广、学区权利的加强;然后研究了乡村教育委员会的产生和学区教育委员会机构的行政化;最后阐述了学区学监的产生,它的出现完善了学区制的运行机制。第四部分是学区制的完善(1838-1875)。主要考察了学区制度管理模式完善的原因和措施,学区教育委员会权利和职责的完善,学区学监的专职人员的产生、学校校长的督导参与、职责和角色的多样化三个方面的发展。第五部分总结归纳出学区制的发展特征,分析对美国教育产生的历史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青少年及儿童末节不同节段压砸断指再植方法的选择及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2月~2010年11月,对85例134指,年龄1~25岁的患(儿)者,因压砸致不同离断节段的末节断指.按照Ishikawa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实施建议中提出要加强地理实践,地理教师应参与到实践中,并不断改进和反思,进而将研究结果系统化、公开化。将地理实践活动与行动研究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伴随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显现,养老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建立健全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提升老年人养老待遇,有利于减少社会矛盾,
STEAM教育,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教育理念,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对我国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与此同时,幼儿数学能力的培养又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其中数学问题解决能力被认为是数学能力的主要参数之一。因此,开展STEAM教育和数学问题解决的相关研究,对于提升幼儿教育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研究选取了上海市X幼儿园,并随机选取两个大班共计60名幼儿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
目的探讨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瓣在四肢创面修复中的临床经验。方法应用桡浅神经、腓浅神经、腓肠神经等营养血管筋膜瓣转移,结合断层皮片移植修复四肢远端创面18例,创面面积:2cm&
目的:探讨手指旋转撕脱离断再植术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对本组20例25指手指旋转撕脱离断再植术患者采用术前心理护理及术后各项细致的临床护理方法。结果本组20例患者术后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