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的疑难问题研究

来源 :广东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dcu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虐待在当今社会已不是偶发事件,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变化,人们在生活中形成监护、看护关系的现象日益增多,社会上的监护、看护法律关系不断演变,各种各样的虐待行为也呈现纷繁复杂趋势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虐待老人、儿童的事件,造成对社会公众的影响极其恶劣,这些事件因刑法规制虐待犯罪相对局限而导致定罪处罚上不平衡,显然处理这些虐待行为未能起到震慑犯罪的法律效果。因此,《刑法修正案(九)》增加了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目的在于弥补刑法规制虐待被监护、看护人行为的空缺,从而更好保障被监护、看护人的合法权益。关于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相关的司法解释相对缺乏,也没有明晰涉及本罪的诸多具体认定标准,这让司法人员适用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进行定罪量刑存在一些疑难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研究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从司法适用的角度解决疑难问题。本文首先对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进行概述。围绕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的概念展开,分析了本罪概念的不同定义,然后针对本罪作了重新定义。从域外法与我国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的相关规定进行比较。通过分析本罪虐待行为的特征和行为方式,明确了虐待行为方式的几种类型,对比分析虐待行为和管教行为的界定,并分析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中精神虐待的认定。然后通过研究本罪的典型案例和司法判决,归纳“情节恶劣”的具体认定方法,并从本罪虐待行为的动机和目的、行为手段、造成的结果以及行为持续时间等角度,提出认定本罪“情节恶劣”的方法。紧接着对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的犯罪主体和保护对象进行分析,围绕监护、看护的职责和来源,且界定了本罪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主体范围,并对我国中小学教师符合本罪主体展开论述。然后明确了本罪犯罪对象的特征及保护法益,论证将孕产妇的健康权益纳入本罪保护法益。本文在第四章中对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与他罪的界定进行分析,重点阐述了本罪与虐待罪、故意伤害罪之间的界限,通过分析本罪与他罪的想象竞合情形,进而解析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的司法适用疑难问题。
其他文献
我国目前推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以下简称“混改”)是指国有企业通过改变单一产权主体,形成多元化的股权结构和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这一概念最早于20世纪八十年代提出。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国企应该积极推进混改,提高国企的公司治理水平。因此,地方国企和央企纷纷响应,由此开始了混合所有制改革进程。这一现象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并针对混改下的股权结构、控制权安排、实现路径等问题展开了较多研究。本文
2013年以来,政务微信不断崛起,逐渐成为方便实用的“政”能量。随着“互联网+税收”的实施和不断完善,以税务微信公众号为主的在线税务,现已成为征纳双方最常用和最主要的办税平台,也是影响纳税人满意度的一个主要因素。但从目前理论界对纳税服务的研究来看,以税务机关微信公众号运营角度进行的研究并不多。本文运用管理学中服务营销等相关理论和分析工具,讨论了税务机关与纳税人满意度之间的关系。首先,从服务营销视角
为了在国际上尊重作为普遍人权的人权,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已经终止了死刑判决。实际上,印度尼西亚在执行某些罪行的死刑方面有不同的做法。本研究使用规范性法律研究方法,对问题进行了分析,其中包括印度尼西亚对国际人权保护的程度。这项研究旨在分析两个主要问题:印度尼西亚的国际人权保护在多大程度上以及法律和国际人权的保护如何影响印度尼西亚执行死刑的政策。这项研究得出两点:第一,印度尼西亚在执行死刑方面存在人权,对
女性参政是衡量女性地位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标志着性别平等和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水平。20世纪,昆明市女性从无政治参与权到目前分布在各领域从事国家与社会事务管理决策工作,女性参政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距离获得与男性同等的参政机会尚有很长的路要走。影响和制约昆明市女性参政发展的因素很多,有历史因素、客观因素、主观因素等,因公共政策在现代社会中被视为解决社会问题的基本途径,因此本文重点分析影响制约昆明市女性
民营企业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高增长贡献率和高度的市场活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主体,但目前该类企业还存在一定的信用缺失现象,尤其是纳税信用问题,给我国财政收入造成了损失,对民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产生不利影响。X市是个民营企业高度活跃的城市,本篇文章在范拉伊模型理论、纳税遵从理论等理论的基础上,考虑纳税环境知觉、纳税人行为因素等因素,选取纳税规模、营业收入、人员文化、纳税信用等级评价机制、税收负担、税收
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是世界以及中国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基础和载体。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有助于促进中国应对国际之间的竞争,使我国研究和学习了更为科学、先进的管理工作经验,加快了我国科学技术创新的步伐;同时,提高了我国高科技信息产业,增强了我国国际地位和综合竞争能力,并且提高了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的水平,培养和建设高素质、有独立创新能力的专业技术队伍,对我国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随着我国沿边地区对
近几年,国际经济形势不稳,外部需求总体疲软;国内经济处于转型升级的阵痛期,经济处于下行趋势,小微金融的风险呈现不良率和不良贷款金额“双升”的局面。在这样的逆周期的发展形势下,为了保障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监管部门频频发文,明确各金融机构应加大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在2018年前,监管部门仅仅运用了“三个不低于”来监测银行是否落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另外,不良问责一直是银行内部员工不敢放手做贷款的主要原
近年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在司法实践中备受关注,实践中关于本罪的认定存在较大争议。本文从认定本罪主体、数额、行为以及犯罪形态四个方面的争议性问题进行探讨。第一,对于本罪的主体认定问题,其焦点是本罪的主体可否由中间人、存款人以及具有存款业务经营权的金融机构构成,基于对不同学者所持的观点评析,本文观点认为以上主体均能成为本罪的适格主体;第二,本罪的犯罪数额认定问题,采用举例的方式论述了关于续借转借、案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我国政府的推动,企业集团化经营战略发展迅速,企业集团在我国经济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企业集团内存在大量的货物购销、租赁、担保、提供劳务等内部交易经营行为,内部交易具有提高集团整体经济效应、增强集团综合竞争力的优势。但由于企业集团内部交易种类多,涉及的金额较大,相关涉税事务更具复杂性。若相关涉税事项不符合相关税法规定或会计处理存在偏差,易于引发税务风险,会影响企业集团内部交
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等新技术的应用和普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数字化浪潮来势凶猛,读者阅读习惯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数字化阅读日渐普及,传统出版社的生存发展日益艰难。因此,传统出版社必须顺应数字化阅读的时代潮流,才能与时俱进,获得新的生存发展空间。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搜集、查阅并梳理了战略相关的理论知识,对SL出版社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得出当前最适合SL出版社的战略选择是在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