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业是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的一个新兴现代产业。二战以后,现代旅游业迅速崛起,60年代以来进入加速发展、高速增长阶段。据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国际旅游业已经成为国际服务贸易中交易额最大的产业,同时旅游业也已成为世界最大的产业,为全球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逐渐成为当今世界上发展前景广阔、产业规模庞大的新兴产业之一。
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极丰富的旅游资源,随着社会丰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不断拓宽消费领域、扩大消费规模已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量。在这个过程中,旅游经济的发展就是一种需求的不断加速和有效需求度不断提高的过程。随着旅游业产业规模的扩大、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以及旅游企业经营方式的变革,旅游业与其关联产业之间形成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旅游业的产业关联度不断提高,辐射面逐步拓宽,旅游活动可直接带动社会相关产业的投入增加。因此发展旅游业对扩大社会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发展旅游业,不仅能满足逐步富裕起来的人们的精神上的消费需求,同时发展旅游业能够带动GDP的增长,增加国民收入、税收和外汇,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扩大社会劳动就业,促进牛态环境保护,推动文化交流,加速社会进步,促进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等。
为了客观正确地分析旅游经济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旅游经济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情况以及在我国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然后运用所学计量经济学知识分别从二个方面对旅游业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综合评价:
一方面运用二元Granger因果性检验定殚对旅游发展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此问题运用旅游消费的数额(TC)作为衡量旅游业发展的指标,用GDP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运用Eviews 5.0软件检验旅游业的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有显著的Granger关系。通过附录(Ⅰ)的结果显示:假设“旅游业不能Granger引起经济的增长”、“经济增长不能Granger引起旅游业的发展”
均被拒绝。这说明旅游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是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旅游业的繁荣发展,旅游消费的增加是国民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国民经济的增长能够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扩大旅游消费的规模,是旅游业发展的Granger原因。另一方面基于状态空间模型(State Space Model)和卡尔曼滤波(KalmanFilter)方法,采用可变参数模型对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此问题中首先基于状态空间模型(State Space Model)和卡尔曼滤波(KalmanFilter)方法,采用可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形式如下: ln(GDP<,t>)=0.838+β,ln(TC<,t>)+ε<,t>, z=(208.24)(21.39)。
其中β<,t>表示GDP对旅游消费的敏感程度,也称为弹性,它反映了旅游消费对GDP的动态影响。其次由于人均GDP季度数据的不可获得,所以利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INC<,t>的季度数据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与国内旅游人均花费CONS<,t>的季度数据,通过建立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具体形式如下: ln(CONS<,t>)=-1.58+β<,t>ln(INC<,t>)+ε<,t>, z=(-145.78) (75.82)。
其中β<,t>表示旅游消费对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敏感程度,也称为旅游消费的收入弹性,反映了个人可支配收入对旅游消费的动态影响。探讨了经济增长对旅游花费的动态影响。
最后分析了旅游业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利用依赖VAR模型中变量次序的Cholesky分解进行脉冲相应分析,其结果显示旅游业的发展对其相关产业的发展确实有较强的拉动作用。它的蓬勃发展将带动一大批行业焕发生机,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文章的最后得出相关结论与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