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际传播的话语方式研究 ——以政治话语为例

来源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ssi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的理论创新成果,为中国人民提供了价值遵循与规范准则,是中华民族主体性的重要标识;为世界人民凝聚了彼此友好的价值共识,是展现“中国道路”的文化内核。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际传播是如何传递它的价值旨归?有何表现力、感召力与影响力?又应当以何种话语方式来进一步提升它的传播效果?通过研究发现,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新时代中国“走什么路、如何走”等一系列重大课题贡献了有益力量,在其价值引领之下助力中国的社会、经济、政治及科技等领域取得可喜发展;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它吸收了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的优秀价值理念,揭示了人类所共同追求的普遍价值,是呼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国家的核心价值观。新时代中国不仅向世界展现了“四个自信”,同时也向世界更多地展示了中国的“价值观自信”,逐渐实现由“介绍中国”转向“说明中国”的内涵式改变。由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出去”正当时,应以恰如其分、行之有效的话语方式,以理性睿智、扣人心弦的话语方式,表明中国探求人类共存之道、建立全球伙伴关系的决心、信心与恒心,真正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与文化软实力提升,使真正“好听的”中国声音传入海外千家万户。本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际传播为研究基础,以话语方式为研究主线,以政治话语为研究切入点,以“总-分-总”形式的文章布局展开深入研究。第一个章节介绍了选题的与之相关情况,主要对选题密切关联的现有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合梳理,并对其进行评析与总结。第二个章节是对本文中所涉及的核心概念进行重点概述,分别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叙事、话语方式及政治话语的相关概念。第三个章节是从总体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际传播话语现状进行审视,围绕“何以必要”分别阐述重要讲话的外交理念与外交议题、媒体报道的高频热点与主题主旨、多语言节目的表达内容与多样词汇三者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之间的现状与关系。第四个章节主要是以政治话语为分析案例,依次有序地剖析与考察具体的话语方式,围绕“何以可能”分别对习近平总书记的署名文章、主旨演讲及治国理政思想中所涉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总结出十八种不同的话语方式,且对其进行深层次、系统化、兼顾性地解读与挖掘。第五个章节是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际传播应当如何运用话语方式进行有效传播,从总体上对话语方式的现实应用与启示经验进行总结,围绕“何以成效”分别在讲好中国故事中坚定话语自信、在顺应潮流趋势中站稳话语立场、在应对现实问题中夯实话语根底、在关注受众差异中区分话语对象以及在构建话语体系中提升话语份额五种不同可能与具体情况之中进行阐述,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真正实现让人“想听、爱听、愿听”。
其他文献
现在意义上最早的国际援助是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的,如今国际援助已经成为国际社会重要的经济现象,投放援助的动机主要有国家外交需求、商业利益以及人道主义救助等。在援助实践的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针对援助进行了研究与探讨,援助对于受援国的效果饱受争议,这一问题也日渐成为国际问题的研究重点。中国作为新兴援助国,与DAC传统援助国的援助特点多有不同,中国在实施对外援助时不捆绑政治条件,尊重受援国的发展途径和发
在全球分工模式的演进中,国际贸易经历了产业间分工、产业内贸易等阶段,而全球价值链分工则意味着新的产品内分工。在贸易内容方面,全球价值链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中间品贸易取代最终品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内容。传统的总贸易核算体系已经不能够适应新的贸易现实和贸易特征。基于增加值贸易核算体系计算的出口国内增加值(DVA)和国内增加值率(DVAR)是对一国实际贸易利得和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更准确的度量。另一方面,经
中国经济在1978年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方针之后实现了迅猛的提升,但是如此快速发展的经济其背后必然会有许多问题,如生态日渐恶化等质量型问题。这让政府意识到一味地追求速度和规模的扩大是不可取的,而是要重视经济增长质量,要做到稳中求进,因此中国提出了经济新常态的概念,颁布了一连串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等,加大了对环境的管治和保护。大部分以前的文献都是分析了对于经济增长的总速率来说的环境法规方面的影响,并
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中国制造业一直以来都保持着较好的发展态势。然而,依赖于人力发展的传统制造业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弱化消失,人工费用的上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所以这是极其重要的去促进制造业的优化升级。虽然中部地区经济处于一个快速成长阶段,但是由于产业发展总体质量较低,竞争力不强,所以专业化部门的竞争优势还不明显。总体来说,因缺乏强劲的创新力,企业无法形成产业网络体系上的整体竞争优势。这对中部的崛起起到
高校科研经费不仅仅是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高校科研工作的一项基本保障。但是,其管理模式造成了经费管理不到位、使用效率偏低和经费腐败等一系列问题,与此同时,随着科研经费投入的急速增大,科研经费转化率偏低的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对科研经费进行合理利用、科学管理,从而提高其使用效率,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是高校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山东高校群为例,结合近年来山东省高校科
在健康传播的大背景下,各大医院都非常重视健康传播,纷纷以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作为载体进行健康传播的内容生产,在提升全民健康意识、缓解医患矛盾方面效果初显。“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在新媒体环境中发展势头良好,内容生产呈现如下特征:有医院宣传、健康科普为主的报道主题;医院信源为主,辅以患者、媒体信源的报道来源;中性为主、正面为辅,理性色彩较浓的报道性质;新颖多样,化枯燥专业医疗信息为有趣的报道类型
“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概念的提出与盛行使中国对外贸易又面临了新的挑战,随着各国政府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如何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破环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一大问题。Beinhocker et al(2008)认为,同时实现低碳目标与经济增长的唯一方法就是提高碳生产率。碳生产率的经济含义是排放一单位二氧化碳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它的提高要求一个国家的发展不能再依靠资源,
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汶川的特大地震,不管是对于国家,还是个人来说,都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劫难,它给人们的身体和精神带来了难以治愈的伤害。铭记灾难才能砥砺前行,媒体作为历史的记录者、信息的传播者,在再现历史、传承文化、重塑大众记忆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地震发生后的十年间,媒体对汶川地震的报道从未停止过,尤其是在每年的纪念日,媒体以特刊、专题报道的形式诉说着汶川的故事,呼唤、重塑、巩固着大众对汶川
卢卡奇是20世纪最饱受争议的哲学家之一,也是公认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实践观作为卢卡奇哲学思想的核心范畴,贯穿其整个哲学研究的始终。理清卢卡奇实践观转变的内容、路径、原因和意义,有助于我们研究卢卡奇整体的哲学思想体系。本文以卢卡奇实践观的转变为研究重点,分别以早期著作《历史与阶级意识》和晚期著作《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为代表,将其实践观放在一生思想发展的整体历程中加以考察,基于马克思的实
移动短视频在当下人气高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大的比重,已然成为当下人们的生活娱乐新方式。移动短视频在为人们带来娱乐休闲与社交互动的同时,也伴随着诸如淫秽色情、低俗粗鲁、侵犯隐私等诸多问题,移动短视频中女性自己拍摄或者女性作为主角的视频内容占比较大,出现的问题也更为集中,这些问题的出现阻碍了短视频中女性的良好形象建构,会给观看短视频的广大受众传递负面的价值观,这将会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